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在连续6个月低于临界点后,再次回到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本月制造业供需两端均有改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2.6%和51.3%,环比分别上升1.8和1.7个百分点,均为下半年以来的高点,其中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此外,进出口有所好转。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48.8%和49.8%,环比分别上升1.8和2.9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与圣诞节海外订单增加有关;进口指数回升明显主要受国内需求拉动。从生产情况看,大、中、小型企业生产指数均高于上月,全部位于临界点之上。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7%、51.0%和51.1%,均连续两个月上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认为,综合来看,11月PMI指数明显回升,经济运行趋稳。11月制造业PMI多项指数明显回升,表明前期一系列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经济下行压力暂缓,经济运行趋稳。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为4月份以来的高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表明非制造业增速较上月有明显回升,根本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的企稳回升。需求回升发挥了较好的带动作用,销售价格明显回升,就业改善,市场预期升温。
综合来看,本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都有明显回升,说明前期逆周期调控效果开始显现,我国经济发展仍具韧性,市场对经济发展前景展现出积极信号。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考虑到内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存,下阶段要继续做好宏观政策的政策协调和逆周期调控,尤其是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财政政策要继续加力提效,落实好减税降费、专项债、项目资本金等最新政策要求,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同时加大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带动制造业需求回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普惠性与结构性并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下阶段经济持续稳增长带来积极作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需求不足的问题,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仍有空间及必要。一段时期以来货币政策都在逆周期调节逐步发力的路上。从政策导向的角度看,货币政策调节着力解决的目标问题依然在于降低实际利率,助力实体企业运行状况改善。预计年末,有降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