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探班话剧《英雄儿女》:坑道入党、生死协议,全新创作首度揭开面纱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2-09-22 12:09

摘要: 从原著小说到同名电影,这部红色经典之作如何在话剧舞台上再度唱响英雄赞歌?

距离10月6日首演仅剩两周时间,话剧《英雄儿女》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打磨阶段。从原著小说到同名电影,这部红色经典之作如何在话剧舞台上再度唱响英雄赞歌?9月21日下午,记者走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练厅探班,听几位主创分享了他们的创排故事。


挖掘情感细节,

新增内容首度揭开面纱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随着《共青团员之歌》响起,身着军装的文工团女兵进入坑道,打着快板慰问正在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这是话剧《英雄儿女》里第六场的一幕,也是编剧喻荣军为作品新增的一个重要桥段。


事实上,从《英雄儿女》立项起,剧组上下就在反复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话剧舞台重述红色经典?因为无论是原著小说《团圆》,还是同名电影《英雄儿女》都已经深入人心。


移步剧场,如何再次唱响英雄赞歌?几个月前,主创团队先后前往龙华烈士陵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等多地采风。“志愿军老战士们讲了许多历史细节,非常动人。”这让喻荣军有了大胆创作的动力。



记者探班当天看到的排练片段中,从《共青团员之歌》到坑道入党、再到签生死协议,诸多细节都是喻荣军在采风中收获的灵感。还有新增的志愿军战士“小四川”,也是喻荣军在梳理历史文献时挖掘出的真实线索。


喻荣军透露,与小说和电影相比,此次话剧版《英雄儿女》中有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是全新创作。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改编,“一是源自真实历史带来的创作底气;其次,挖掘更多动人的情感细节也让英雄主义更有依据,让观众更能产生共鸣。”


两个月集训,

“剧痛”过后让角色立体起来


编剧忙于案头工作,剧组的演员们也早早进入“战斗”状态,从军训到声乐,从快板到朝鲜族长鼓舞,两个月的集中培训下来,饰演王成的青年演员刘炫锐与这位上海英雄逐渐融为一体。


“明年就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虽然那段历史距离我们久远,但情感是没有时间跨度的。《英雄儿女》讲述的既是历史也是当下,因为没有曾经的英雄就没有我们这些儿女。”一次次的排练中,刘炫锐慢慢明白了剧团坚持“重述经典”的意义。



不过,尽管前期准备下足了功夫,但走进排练厅后,不少演员还是经历了“剧痛”,饰演王文清的李超就是其中之一。从自身与角色的年龄差距,到电影里老艺术家田方的珠玉在前,如何在话剧舞台诠释好王芳生父这个重要角色,摆在他面前的挑战一个接着一个。“作为话剧演员,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身临其境,让观众从第一视角打破第三堵墙,在现场感受到有冲击力的表演。”


而曾经领衔主演了上话多部大戏的演员刘鹏也透露,此次饰演王复标一角,排练第一天就被感动哭了。“经典的作品能够被观众长久记住,一定是挖掘到了人性中让人共情的主题,就像剧中王文清说的,有一种仗,我们这一代人打了,就是为了让后面的几代人都不必再打仗。”刘鹏坦言,在这样的精神支撑和情感共鸣下,所有演员在排练厅像画画一样,从台词到眼神,一点点勾勒出人物,让角色慢慢立体起来。


献给英雄城市,

经典作品历练青年演员


导演胡宗琪告诉记者,话剧《英雄儿女》的粗排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对人物刻画进行精细打磨,同时配合灯光、音响等舞台技术进行合成,逐步进入创作后程的冲刺阶段。



10月6日,该剧就将与观众见面,看着演员们几个月来的蜕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惠庆十分欣慰。“这部剧汇聚了上话的中青代演员,把这样一部大戏交给他们,一是基于作品本身考虑,他们的年龄更符合剧中角色;二是因为这样的经典作品对青年演员来说是很好的历练。”


这一点,在剧中扮演团长张振华的陈文波深有感触。作为看着电影《英雄儿女》长大的一代,参与话剧版演出对他来说既是学习,也是向英雄和前辈的一种致敬。


“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为时代创作、为人民发声的好作品?《英雄儿女》给了上话很好的启发和切入口。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们想用这部戏赓续并发扬这样的传统,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英雄力量和其对于城市历史的感召。”张惠庆说。


(部分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摄 影:马亚会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会声会影|影视明星登上话剧舞台,...

致敬茅奖40周年!《平凡的世界》...

让年轻观众与红色历史深情对望!话...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