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大地流金、万物呼晴的9月,上海文化广场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的生日庆典,这也是文化广场成为现代剧院的第11个年头。作为话剧与舞台剧板块的重磅演出,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茅奖三部曲”系列作品《平凡的世界》《主角》《白鹿原》即将在9月9日至18日悉数上演,拉开上海文化广场70周年特别呈现序幕。
《白鹿原》第四次登陆上海文化广场
话剧《平凡的世界》《主角》《白鹿原》均改编自陕西本土作家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巨著,作为从现实主义文学土壤中生长而出的戏剧舞台综合艺术,三部作品都有着源自经典文学的厚重力量,兼具视野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凝聚着陕西作家对人生、历史、文化、时代、命运的深刻思索和生动描绘,展现了他们扎根土壤的苍生厚念,宽广普世的秦川襟怀。
《平凡的世界》根据路遥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将120万字的鸿篇巨著浓缩成170分钟的波澜壮阔,展现了一代中国青年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平凡而又跌宕的人生道路。屡创传奇的国家级编剧孟冰耗时8个月,七易其稿,几次深入探访陕北风土人情,了解路遥的成长经历和创作背景,最大幅度地全景式还原了小说的神韵,再现了对作者与作品的高度礼赞。同时,16米直径、大气磅礴的360度旋转舞台,象征着日月如梭、往事如烟,还原了陕北高原风情地貌,编织出了黄土高坡上悠远辽阔的日日夜夜。
话剧《主角》改编自陈彦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该剧讲述了一位名叫忆秦娥的放羊娃,从剧团烧火丫头再到主角,在无数次命运轨迹的艰难抉择中始终坚守艺术初心、不断突破自我,并最终成长为“秦腔皇后”的奋斗历程。该剧将70余万字巨著高度浓缩于210分钟的舞台之上,用六部秦腔剧目精巧连接起整部话剧,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了一个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
而陈忠实先生用50万字铸就关中传奇,将白鹿原的风土人情如实还原。陕西人艺版《白鹿原》更是将书中的精髓重现在舞台之上,只短短三个小时,便已道尽人生海海。从忠于原著的陕西方言到起承转合的叙事技巧,从传统世俗与现代思想的冲击到时代潮流和复杂人性的拷问,话剧《白鹿原》凭借其高品质赢得业内外的一致认可,成为中国话剧史上无法忽视的一抹色彩。这也是继2017、2020与2021年之后,话剧《白鹿原》第四次登陆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
承续原著思想力量,体现人文关怀
尽管同样作为陕西本土作家的代表作品,兼具诗意厚重的“文学性”以及全方位震撼的“剧场性”效果,在舞台上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与不同人物的悲欢离合,但是这三部作品各自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诠释着不同的精神内核。
《平凡的世界》导演宫晓东依托既具陕北高原地域气质又象征命运转盘的大石碾设计,完成故事的进展和布景的转换,以“信天游”为代表的陕北民歌也强化了舞台艺术感染力;《主角》中,胡宗琪导演则用53个场景切换、16根柱子的变化展现跨越几十年的时空和命运,同时又保留着中国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的简约和写意,留给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也赋予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白鹿原》的舞台上,胡宗琪导演则搭建起写意的宗族祠堂,以“重构还形,克制还魂”的理念,精简整体篇幅,引入村民族人歌队,让整个舞台朴实又不失灵动,恰到好处的秦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主创们以无比尊重的态度“让戏剧回归文学”,又以鞭辟入里的笔力“将文学浓缩于戏剧”。而陕西人艺在承续了原小说的思想力量和精神主旨的基础上,将这三部百年来堪称“为时代立传”的陕西文学优秀代表作品,以精品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