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上海评弹团全新创作的中篇评弹《战·无硝烟》即将于7月31日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没有硝烟的“红色金融”战场上,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如何以评弹的艺术形式讲述惊心动魄的“银元之战”?日前,在《战·无硝烟》火热排练之余,记者独家专访了该剧的编剧、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吴新伯。
精确到每一天每件事,
一张时间表里长出新作新芽
近年来,上海评弹团先后推出了《初心》《繁花》《医圣》等一批新品佳作。每年至少拿出一部原创作品,是剧团对自己的要求。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节点,评弹人能做什么”,自然也成了吴新伯最挂念的一件事。于是,今年元旦后,团里就开始着手《战·无硝烟》的创作了。
吴新伯告诉记者,“当时只是有一个想法,想要写一部讲述上海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上海经济工作的作品,但从哪里开始讲、怎么讲还没有具体的思路。”于是,他和团长高博文、国家一级编剧胡磊蕾、艺术室主任姚勇等组成了创作小组。一边走访上海的红色文化场馆,从当年的报刊和文献资料中系统梳理红色金融史料;一边研讨创作,在评弹的艺术特色上寻找新的视角。
因为内容庞杂,吴新伯坦言自己迷茫了很久,甚至一度想过放弃。“这是一幅巨幅画卷啊,可以拍电影、纪录片,可以排话剧、音乐剧,但用评弹的方式来展现真的不容易。”虽然嘴上说着难,但吴新伯却从未停下脚步。
他告诉记者,现实题材作品基本都秉持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大事不虚”是前提。于是,在陈云纪念馆的帮助下,他和团队从史料入手,将创作精确到最细微处,甚至把1949年至1950年间所有有历史记载的、与上海经济发展有关的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一一抄录了下来。一张长长的表格让吴新伯心潮澎湃,《战·无硝烟》的创作也从这里开出了第一根新芽。
突破传统模式,
既要接地气又要好听好看
“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通过普通人命运的改变,折射大时代的风起云涌。”这是吴新伯的创作初衷,也是《战·无硝烟》的最大特色。吴新伯告诉记者,虽然故事讲述的是一场宏大的、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命运、新中国未来走向的惊心动魄的金融战争,但他希望这部作品是接地气的,因此,观察“战争”的视角主要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比如,在剧中他以母亲徐檬丹的好友为原型,大胆设置了一对带有喜剧色彩的夫妻。“俩人非常喜欢戏曲,白天忙各自的工作,空闲时间在剧团里跑跑龙套。通过这种喜剧化的串联,不仅让整个作品松了,在展现波澜壮阔历史的同时,也有了动情的生活气息。”吴新伯十分看重这种亲切感,在他看来,上海解放一年间发生的点点滴滴和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个人都休戚相关,这正是作品与普通观众产生共鸣的地方。
当然,为了使中篇更具可听性、可看性,吴新伯还特别注重保留了评弹的说噱和流派特色。在形式上,吴新伯突破了传统评弹一桌二椅的模式。此次创作中,他将整部作品划分为了8个段落,并且借鉴了评弹《繁花》的模式,把桌子拿掉,让演员在表演上得到了解放。如此一来,既保留了传统的说表形式,人物上下场也更灵活,无论从作品的流畅度,还是舞台调度的空间,乃至观众的观赏体验都将得到大幅提升。
母子共谱红色新作,
将历史融入心中才有创作底气
其实,对于红色题材,吴新伯并不陌生。此前创作中篇评弹《初心》,以及上海解放70周年评弹脱口秀的尝试,都让他对这段历史熟稔于心。但即使如此,吴新伯直言,此次为《战·无硝烟》担纲编剧仍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困难的就是要把史料吃透。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吴新伯的手中攥着一沓厚厚的资料,上面密密麻麻数万字,这是上海陈云纪念馆为他此次创作提供的相关史料。创作期间,吴新伯几乎每天都要翻阅好几遍,直至对其中所有的内容倒背如流,才有了些许创作的底气。
之所以如此要求自己,吴新伯坦言,所谓“大事不虚”并不是机械的照搬,而要把自己放置到当时的时代中去感悟,把历史融入到自己的内心里,只有吃透了,创作出来的故事和情节才可能是鲜活的、打动人心的。
更重要的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嬗变,不仅凝聚了党培养的一代红色金融家的大智大勇,也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吴新伯相信,如果能将革命史料之实与评弹之韵结合起来,也将为当下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一份生动的教材,而这正是评弹人的责任与担当。
吴新伯透露,为了这部作品,团里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文学顾问——85岁高龄的徐檬丹。她不仅是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吴新伯的母亲。“上阵母子兵!两代评弹人共同谱写一部红色作品,更加意义非凡吧。”
最近这段时间,上海评弹团的演员们已经进入了紧张的排练中,《战·无硝烟》也慢慢地从剧本,开始逐步变为一部立体的作品。回望过去半年的创作之路,吴新伯感慨,虽然经历了种种波折,但更多的是欣慰和自豪。
“我是1980年入行,从艺已经整整40年。40年里,国家一直扶持着我们的剧团、市场和青年演员,对民族戏曲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如何回报?只有拿出好的作品给大家。这是上海评弹团在现代题材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我们评弹人以艺术的独特方式对党的一次献礼。”吴新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