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门诊量超过7000人次!多图直击上海仁济医院:这里的服务已经一切如常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2-05-21 10:11

摘要: 疫情期间,仁济医院东院区门诊除了应上级部门要求在3月份两次闭环管理以外,始终“敞开大门”,多措并举满足广大市民就医需求。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


“你好,进入门诊大楼内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5月20日早上8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门诊大楼前,一些市民经短暂间隔排队,核验“健康码”的信息后进入楼内就诊。井然有序,一切如常。据最新统计,目前仁济东院的门诊量单日最高逾7000人次,全方位不间断提供医疗服务。


进门诊前先过“三关”


门诊大楼外,“场所码”标识和“数字哨兵”自动闸机十分醒目。安保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指挥、提醒就诊市民提前出示“健康码”和身份证件。


据门急诊办公室主任张斌渊介绍,医院将防控关口前移,把好门诊的入口关。门诊入口处的闸机通过自动测温,同时核验患者及陪同人员的“健康码”、医保卡或身份证,确保进入门诊楼内的人员无风险;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将其护送进入发热门诊进一步筛查。


据悉,门诊入口处每日更新“中高风险地区”提示,同时语音告知流调内容。为降低院内感染传播的风险,安保人员也会耐心劝阻身穿“大白”的市民,在进入门诊大楼前脱下防护服,并规范投放至就近安置的医疗废物垃圾桶。


在门诊大楼里,各个诊区和公共区域都加强消杀工作,严把环境安全关。每间诊室在每天开诊前、午休时和闭诊后都会通过喷洒消毒液、消毒湿巾擦拭桌椅、紫外线灯照射等方式进行消毒,每星期还有一次“终极大消杀”。如果发现疑似阳性患者或密接者,立即锁定行踪,对于所涉场所及物品进行封闭后终末消毒,确保环境采样结果为阴性。电梯里、楼道边、自助机旁、护士台等公共区域都提供免洗手消液,供就诊市民随时使用,让来院的病人安心就诊。


有病及时看,没必要“谈医色变”


据悉,仁济医院普通门诊自3月28日“划江封控”后并没有停诊过,专家门诊也应开尽开,涵盖医院所有科室,保障百姓疫情下的多层次就医需求。特别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各临床科室抽调骨干力量坐诊,各优势特色学科也在每个工作日均有专家门诊。


为保障肿瘤患者的治疗刚需,肿瘤科医护人员除参加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工作的,其余全部坚持一线工作,门诊和病房诊治肿瘤患者从未间断,在保证疫情防控的要求下,还开设了日间化疗。对于因其他医院转换为定点医院而暂时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肿瘤科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对疑难肿瘤患者进行线上MDT(多学科)讨论,提供最佳诊治方案,至今共收治患者3000余人次,其中收治入院患者1000余人次、日间化疗中心收治患者2000余人次,解决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化疗的急、愁、难问题。


口腔科是疫情期间的高风险科室,因为患者就诊需要摘除口罩进行检查,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气溶胶。但是,口腔科门诊在疫情期间始终保持开放,普通门诊不停诊。


疫情期间,仁济医院积极回应市民就医用药关切,于4月中旬开设“便民配药门诊”,为广大慢性病患者(家属)、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提供“一站式”多学科、多疾病的配药及代配药服务,并且在中午时段配药门诊不休息、不间断,下午也延长了门诊关闭时间,确保当日就诊者都能够得到接诊。


家住上钢十村的李先生在社区封控后承担起帮小区居民配药的任务,他直言:“我总共要帮近200个居民配药,体量大、任务重,有了这个便民配药门诊,我不用在多个科室和多个窗口之间往返跑,省了不少精力。”同时,医院还进一步对接街道和社区,建立医院、街道、居委、志愿者联动网络,建立微信群提供药品咨询,保障居民用药“不断档”。


“3月28日以黄浦江为界封控后,当时每天只有二三十个病人来看门诊。现在平均每天的普通门诊量在200左右,来看慢性胃炎的病人比较多。”在消化科坐诊的主任医师华静表示,“和病人的沟通中,我明显感受到部分人很焦虑,不仅仅是因为生理上的疾病,还可能是由于心理上对来医院看病的‘怕’——怕来医院会感染病毒。其实我们医院一直在开放,不管是医院层面,还是医生个人,都会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障大家的健康。随着社会面的清零,生活正逐步回归正轨,也希望市民不要对医院抱有偏见和恐惧心态,身体不适及时就诊,面对面的医患沟通更能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剥除180个肌瘤后意外怀孕!疫情...

这次来上海,值得!一肺癌骨转移患...

上海一新冠康复者被确诊肝细胞癌,...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