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症患者如何救治?直击仁济南院定点医院ICU:专家“天团”每天会诊,实施“阴阳转诊”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2-04-27 19:40

摘要: 目前在ICU病房,80岁及以上患者超过三成,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总数的96%。

重症急病绝不拖延,多学科专家定时定点聚在一起讨论病情。通过这样的机制,保障重症患者救治,尤其是高龄老人重症患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内,看看新冠阳性重症患者的治疗现场。


每天线上会诊,专家“天团”坐镇


每天下午2时,在南部院区定点医院的会议室内,由仁济医院院长、南院定点医院专家组组长夏强线上坐镇,多学科专家集体进行危重病例讨论,精准制定“一人一策”。


“今天讨论的病例是一位89岁的男性患者,前列腺癌术后十余年,2年前发现膀胱癌,2年来间断血尿,未行抗肿瘤治疗……”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臧敏华正在介绍重症患者的基本情况。


在会议室内,由重症医学科主任、南院定点医院专家组常务副组长皋源,肾脏科主任顾乐怡,仁济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薛蔚(在线)和仁济医院首席专家许建荣(在线)在内组成的专家“天团”,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参与,正在认真听取患者基本病情,准备接下来的专家讨论。



经过对患者病情的研究分析和专业讨论,专家组最终确认了诊疗方案,决定在定点医院完成手术后继续治疗。


重症患者中八成为老人


“目前,ICU病房内,年龄最大的患者为97岁,60岁及以上的患者占比80%,70岁及以上的患者占51%,80岁及以上的患者占32%。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大约占96%,合并有三种以上基础疾病的患者大约占48%。”皋源介绍,目前ICU病房患者中老年人占大多数,这也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带来了一定压力。


据了解,定点医院ICU病房内医生超过40名,并组成了ICU治疗团队,其主体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科、心脏科、外科、麻醉科、感染科、神内科、肾脏科等多学科医生组成,共同在病房内救治患者。同时,中医科医生也会进行每日查房。


“舱内医生每4小时换次班,每个班次的人员配置做到多学科构成,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皋源告诉记者,多学科团队在ICU病房内各司其职、各展专长。“有了其他学科医生的协助,ICU医生可以专注于管理重症患者病情。目前来看,这样的团队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皋源说。


与2020年新冠疫情相比,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又有哪些不同?


皋源指出,MDT(多学科诊疗)作用更加突出。“两年前,我们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与救治时,MDT团队包括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ECMO团队等。由于奥密克戎病毒株本身的特性,重病患者主要由基础疾病导致,因此MDT团队涵盖的学科需要更广泛。”


开足床位,想方设法盘活患者救治资源


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介绍,ICU是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的“主战场”,目前以建设50张重症床位为目标。定点医院除了完成有基础疾病的新冠阳性患者的救治工作外,还接收世博、新国博两大方舱医院以及浦东新区、徐汇区两区的区属定点医院转运而来的重症患者。


重症患者床位紧缺,是定点医院面临的难题。王争坦言,医院核定床位600张,目前已扩展至892张床位,且全部收满病人,很难再拓展床位。


他透露,定点医院通过和母体医院、方舱医院进行“阴阳转诊”、“轻重转诊”的方式,将重症患者救治资源盘活。



“阴阳转诊”,即定点医院将核酸检测呈阴性、有合并症的患者转运至母体医院治疗,母体医院则将核酸检测呈阳性、有合并症的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轻重转诊”,即定点医院与方舱医院就轻症、重症患者相互转诊治疗。


“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资源,我们对重症监护室的建设始终本着病房设置足、人员配置足、把患者收治足的原则。”王争表示,医护团队坚持“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三个原则,建立了对重症患者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的救治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本文现场摄影:黄兴)

通讯员:黄兴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退疫”前学会居家消毒!闵行慧馨...

上海多家医院推出便民配药门诊

气温升高、降雨频繁,易孳生蚊虫,...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