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汪思满(中)28年如一日奔波在工地上 受访对象供图
今年,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总工程师汪思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汪总工在技术上可是顶呱呱的。”同事们说。听闻大家对他的评价,汪思满谦虚地表示:“上海建工人做事执着、心无旁骛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我只是想用一辈子时间去做好这件事情,并努力把这件事做到最好。”
摊开28年工作的“成绩簿”,汪思满先后参与或主持50多项重大工程建设,在深基坑施工、逆作法施工、城市更新等多领域创新实践,实现了多项施工技术新举措,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
白天跑工地
晚上理思路
1995年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进入上海建工,汪思满一干就是28年。
采访时,汪思满时时透露出自己对工作的独特认知,他坚持,技术创新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坐在办公室是发现不了问题的,更解决不了问题。”汪思满说,“技术是在现场做出来的。”
正是这样的认知,让汪思满在这28年中,从一名技术员起步,做到了项目工程师,再成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总工程师,几乎一直摸爬滚打在工地上。“白天跑工地,晚上理思路”成为汪思满工作的常态。
“汪思满28年如一日奔波在工地项目上,对技术的追求心无旁骛、锲而不舍,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工地上走出来的技术权威。”同事们对汪思满的信服由此而来。
专治“疑难杂症”
“阿满”有大智慧
尽管已经不是当年的小技术员了,可平时,领导和同事们都乐意亲切地称呼汪思满为“阿满”。
“阿满”师傅说,有时候,在工程上不仅要与技术打交道,更是与人打交道。在众多参与和组织的项目中,让汪思满印象最深刻的还要数上海地铁7号线东安路站工程。“由于这个项目紧靠居民小区,当看到长达50米的钢筋笼打到地下,居民有了些不安情绪,小部分居民还跑来讨要说法,施工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阻碍。”汪思满回忆。然而,汪思满也知道,上海地铁7号线东安路站工程作为世博会的配套工程,项目工期已经很紧张了,一刻都耽搁不得,那怎么办?
当项目众人都一筹莫展时,关键时刻还是要看“阿满”师傅的。经过研究,在汪思满的主持下,项目部首次运用了“一柱一桩”后插法逆作法工艺,通过封闭式施工,尽可能地减小对周边小区的影响,在居民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基坑施工,与此同时,项目部又在汪思满的带动下,采用逆作法平行立体作业的模式,进一步地提升了施工速度,确保了工期。
“我也是老师傅
一点点带起来的”
虽然汪思满现在已是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但他却没有一点架子。“‘阿满’不浮躁、不张扬,既是师长又像朋友,谦逊而温暖。”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作为一家年产值几百亿元企业的总工,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汪思满说,“不但要做好工程项目,还要培育好一支技术人才团队。”汪思满还总是鼓励青年职工去参与课题研究,写论文、拿专利。他说,写论文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汪思满始终认为,团队强,则企业强,“我也是老师傅一点点带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