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市总机关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各种方式,聆听、收看习近平代表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听完报告,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把握国情,集中体现了全党智慧,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开好这次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聆听了报告,大家纷纷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吹响了新的“集结号”,汇聚起新的力量,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对新时代工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总工会机关系统的工会干部们一致表示,作为普通的党员,作为工会干部,要始终牢记“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职责使命,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坚定不移跟党走,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风雨无阻向前行,动员和组织全市职工立足岗位创佳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市总基层工作部部长桂云林表示:“作为一名工会干部,我将牢记党的宗旨,以更高标准加强上海工会组织体系建设,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更高站位做好劳模先进评选工作,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更高质量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市总权益保障部部长邵新宇分享:“继续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工会维权和服务制度,让职工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和实惠。竭诚助力职工享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充足的生活福利、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市总劳动关系工作部副部长曹宏亮表示:“紧紧围绕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工会组织覆盖、创新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维权服务体系、提高职工生活品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探索创新、久久为功,努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市总宣传教育部副部长李明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隆重召开,集中收看了开幕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倍感光荣。报告中多处提到了工人阶级、工会工作,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指引。作为一名工会宣传干部,要在旗帜鲜明履行政治责任上展现更大作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目标,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在面向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同时,面向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在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劳动报社总编辑王厚富表示:“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的报告,倍感自豪,深受鼓舞。习近平代表党中央满怀豪情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十年党的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赢得的历史性胜利、形成的历史性经验,充满深情地提出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确保我们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中心任务,勾画描绘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新境界的宏伟蓝图。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工会新闻舆论和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不负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劳动报社党委书记崔校军表示:“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确保工会新闻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积极适应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持续深化融媒体改革和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断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吸引力引导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职工立场,积极主动为职工说话代言,讲好上海职工故事、工会故事,推动工会事业创新发展。”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任高越分享:“聆听大会报告,心情无比激动和振奋,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我倍感责任重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用好工会红色资源,把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结合起来,促进职工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