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不圆万家圆》《“大表哥”的大数据》《江浦暖色拼图人》……杨浦区医务工会微信公众号“杨浦e工之家”上,记录医务工作者的专题栏目“凡人凡事”已更新到了第32篇,语言朴实、故事动人,一篇篇由医务人员自己写下的“凡人凡事”里,纸短情长、凡人不凡。
写你写他写我
最平凡也最真实
今年3月末,杨浦区医务工会发起开展争当“新时代好医生好护士·战疫天使”主题宣传和征文活动,收集杨浦广大医务工作者们在不同岗位为民服务、为单位建设发展默默奉献的身边人身边事。这场征文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所有文章要求自述或各级工会采写,32篇凡人凡事,故事都来自杨浦医务一线,作者都是一线的见证者、参与者。
真实是这个栏目最显著的特点,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护士长沈艳在安宁疗护病房中为一位孤老,通过远程IPAD连线的方式让她探视了丈夫和儿子的墓区,满足了心中夙愿,安详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杨浦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员王小平以第一视角记录了疫情期间做志愿者的时光,面对邻居“你们怎么不想点办法”的指责,他耐心向对方劝说解释。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会主席陈秀萍一篇《一家不圆万家圆》记录了中心同事佳莹妹妹防疫的点滴。
一篇“凡事”不长,往往两千余字便是结尾,情感真挚,不止广大读者觉得动人,不少医务行业人士都表示,“大家都愿意看,写的就是身边会发生的事”,普通平凡却也最为感人。
作为一名已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7年的老员工,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感专职护士朱海云告诉记者,疫情以来,社区一线的工作量很大。“以前大家觉得社区医院就是配配药的地方,但这次疫情我们社区的医务人员也站到了最前面,我就是想用文字记录下这段时间。”
医务工作者练笔头
业余爱好大显身手
稿件从投稿邮箱中领取再到刊登成文,整个过程还需要精心打磨许久。
“投稿的都是基层医务一线职工,大家都不是专业写文章的,有时候他们的稿子还要再改改,找出闪光点。”杨浦区医务工会主席高茂立告诉记者,往往收到投稿后,他会先仔细查看稿件,找到作者,提出一些修改建议,有时候还需要指导作者再找主人公补采访,经过不断修改磨练,最终一篇精品登上“凡人凡事”,高茂立感慨,“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篇稿件当时不厌其烦地改了好几遍。”
提及为何会投出自己的第一篇稿件,朱海云说“文字更能够沉淀,把大家的闪光点可以记录下来,凡人做的事情也很有光辉,发出来以后也是给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更多的投稿,则是出于对文字的热爱,《我的“高烤”答卷》作者、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防治科医生张怀明在文章中写下一封《致吾妻家书》,与同样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共勉,“愿你内心山河壮阔,始终相信人间值得。”王小平日常爱好写作,平常工作之余的兴趣就是码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激励朱海云不断向这个“接地气”栏目持续投稿的原因,“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我投稿的地方是有回应的,医务工会还会给提点建议,不是投下去就没有回声了。”
(收到第一稿后,医务工会会仔细查看稿件,提出重点和需要补充的问题)
凡人不凡凡事不凡
行业工会传递大能量
今年1月25日,来自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菲的一篇《同桌的“你”》开启了“凡人凡事”栏目;3月1日,高茂立写下一篇《“满月”之际告读者》,彼时栏目已发表了十余篇医务人的往事;5月、6月,栏目集中记录了“疫线”医务人。
回首一望,“凡人凡事”也走过了大半年的历程,32篇文章累计数万字。最开始,高茂立只是想建立一个宣传的平台,未曾想能收到如此大的反响。回忆推出栏目之初,高茂立还担心过没有人投稿该怎么办,没想到一篇篇基层故事如雪花般飞来邮箱,“每篇稿子都是一个故事”。
“我们是一个行业工会,如何鼓舞职工士气、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一篇发表的稿子对广大医务群体来说是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对于被宣传的个体来说是激励他们。”高茂立说道,很多稿件一经发表,总是在该名医务工作者的单位、同事间引起转发热潮,“发出去以后他们都很高兴。”
张怀明有着同样的观点,2020年以来,为抗击疫情,医务工作者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频率比起往年更高了,各大平台的报道也不断涌现,“e工之家”是一个以杨浦区卫生健康系统工会会员职工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宣传平台,宣传更加个性化,“这是医务工作者展现自我的平台,宣传到了我们个体身上。”
看的稿子多了,高茂立坦诚地告诉记者,核酸采样、奋战一线,有时候内容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大区别。如何从这些事迹中寻找不一样的亮点,也是未来“凡人凡事”栏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