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坚守海上岗位,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加快推进复工复产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2-05-29 15:02

摘要: 海上员工克服延迟换班、超长待机等困难,用增产做好支援,守护万家灯火。

疫情以来,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在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同时,加快海上能源勘探开发、安全工作提级管理,4座海上钻井平台满负荷作业,17艘船在东海、南海正常作业。1-5月,海上原油、天然气均超计划增产。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海上员工克服延迟换班、超长待机等困难,用增产做好支援,守护万家灯火。


攻坚克难,三破深海纪录


“回头看看,这次的纪录真不容易,疫情、井漏、设备故障,各种困难都遇上了。”勘探六号钻井平台经理王成国感叹道。近期,勘探六号钻井平台第三次打破渤海油田最大钻井深度的消息,一扫疫情阴霾,提振复工士气。


夜晚的海面,大风擦着耳边呼啸而过,海浪撞击着桩腿泛起阵阵浪花,勘探六号的灯光聚向钻台,不断闪烁的人影,预示着一场遭遇战即刻打响。钻井突遇断层,钻井液迅速漏失,如不及时处理,地下活跃的油气流随时有涌出的风险。


平台环境受限、又值凌晨时分,多耽搁一分钟,就面临更大的风险。王成国带着兄弟们下泵仓、搬药剂,1000多吨的泥浆材料从天黑搬到了天明,工作量大,体力消耗也大,干活干累了,大伙儿就顺势坐在泥浆包袋上休息片刻。药剂加完时,口罩、手套、眼镜上都糊满了一层厚泥巴,汗水和泥水浑然一体,经过十多天不间断的作业,他们终于高效地完成了井漏处置,第三次打破由他们创造的渤海油田最大钻井深度纪录。此刻,王成国与平台兄弟们已离家超过60天。


星夜兼程,只为使命必达


海上平台犹如一座孤岛,在封闭的环境,疫情更易传播,因此需要对任何外来人员、补给物资进行彻底消毒。勘探225轮承担着南海某海域平台的作业物资保供,同时也构筑起防疫安全屏障。


在闷热的海上,船舶员工穿上厚重的工衣套上防疫服,背着50多斤的消毒箱,爬上爬下、里里外外正对装载的货物进行消杀,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一般到中午时候,后甲板经过暴晒温度能达到50℃甚至更高,那种情况下才是煎熬。”勘探225轮船长杨治说道,往往一趟下来,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双手也被泡得发白起皱。


为保障物资按时供给平台,勘探225轮与时间赛跑,整合实际风流参数信息,克服恶劣海况,经过21小时不分昼夜的颠簸,较原计划提前3小时,稳稳地靠泊在平台南侧,安全地将货物吊送至平台,守住了平台“零感染、不停产”的底线。“225轮,你们可以出500米了!”高频传来平台的呼叫。随即加大马力,船顶飘出阵阵青烟,勘探225轮奔赴下一座平台,守望相助、逆向行驶的故事还在继续。


海上坚守,踏上创效之路


疫情当下,城市运转按下暂停,对海上的正常换班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发现6号物探船导航组长韩锁龙与同事3人,连续经历了多次航班改签,终于踏上了飞往开罗的航班。为防止病毒感染,在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中,他和同事被厚重的防护服紧紧包裹着,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与身后的旅客显得“与众不同”,厚厚的面罩下,勒痕深深地刻在脸上,汗水已经浸透全身。


5月的红海,天气变幻莫测,忽晴忽雨,发现6号水下故障设备处理迫在眉睫,必须赶在坏天气来临前进行水下设备维护。外方一名导航员因疫情未能上船,韩锁龙便主动申请承担下艇任务。天刚蒙蒙亮,他就和外籍同事登上了工作艇,从风平浪静到海浪颠簸,从微风拂面到阳光直射,历时6个小时,累计完成12000米电缆清理工作,十多个水下设备被更换,湿答答的工作服上已经分不清是海水还是汗水,海风吹裂了皮肤,太阳晒黑了脸庞,这一次下艇又打破了他最长的下艇时间记录。在他们的努力下,发现6号顶住了疫情考验,首次成功完成了不等长电缆三维施工作业,实现了又一次技术突破。


与陆地上的防疫相比,海上员工在心理和体力上都承受了更大的考验,面对延迟换班、超长待机,他们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疲劳、沮丧、害怕染疫、担心家人的情绪,但为了保障生产的安全、减轻防疫的压力,他们始终有一个信念,要忠于职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打赢防疫抗疫、推进复工复产贡献力量。


通讯员:陈炳超,张发,刘建超,宋敬月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我们返岗啦|职工上班舒心,回家放...

一线职工篇 | 20余次超市“折...

一线职工篇 | 徐汇青零方舱副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