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青浦区中医医院的杨丽芳将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搬入了朱家角方舱医院。在朱家角方舱内,“杨丽芳劳模创新工作室”标识贴纸跃然出现在墙上醒目的位置,杨丽芳和团队在这里度过难忘有意义的“五一”节日。朱家角方舱的前期筹建中,杨丽芳老师多次利用参与练塘方舱筹建经验,加强培训带教、物资配备、院感预防等环节,优化完善朱家角方舱有关医护救治工作制度和流程,较好推动了方舱的启用运行。
3月伊始,疫情悄然逼近,短短一个月中,一栋栋封控的楼宇,一个个封闭的小区,一个个街镇以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进行划分。直至4月1日整个上海进入静默状态,疫情防控也到了最吃紧的时刻。记者了解到,3月下旬以来,参加了一场又一场大筛查工作的医护人员还未来得及从疲惫中缓一缓,新的任务接踵而来。练塘方舱医院需要集结,青浦区中医医院大量医护人员开展无症状感染者的收治工作,仅一天时间,183位医务人员即整装到位。
这其中,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杨丽芳,主动跨前、率先垂范,不仅作为方舱的先遣部队参与了开舱前的各项筹备工作,在练塘方舱移交给陕西援沪医疗队后,她又作为医疗专班组成员继续参与朱家角方舱的筹建与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工作室中其他成员,有人经历了从体文中心方舱辗转练塘方舱作战,有人放弃休整回家机会、义无反顾奔赴各新开集中收治隔离点,有人在隔离点工作期满后主动申请继续作战直至疫情结束。
作为院内留守人员的他们,工作量也实属不轻松。各科室留院人员重新组建医护团队,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为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医护资源,住院部原本的7个病区压缩至3个。与此同时,作为“杨丽芳劳模创新工作室”所在的九病区还承接了原本朱家角人民医院转为定点医院前转来的30位老年病患。这些长期卧床的老人,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每天需要在基础护理工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重新组建的医护团队在完成病区患者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急诊的值班、院内职工和住院患者的核酸采样工作。此外,每次的区内采样,也都有他们一往无前的身影。每每结束一场采样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第二天稍作休整的他们又在临床岗位继续奋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