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篇丨捐菜、参与志愿者工作……松江区劳模用行动诠释劳模精神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2-04-16 19:20

摘要: 松江全区劳模工匠们积极响应号召,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当前上海市疫情防控的形势严峻复杂,自松江区总工会《致全区工会系统各类先进个人、集体的倡议书》发出后,全区劳模工匠们积极响应号召,捐款捐物,并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体现“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榜样力量。


“双劳模”领衔战疫一线

在上海耀江实业有限公司,共有两名上海市劳模,他们分别是掌舵公司的总经理、上海市劳模王辉林和技术大咖上海市劳模、工匠翁永平。工作中,他们是合作默契的搭档;疫情中,他们也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当得知上海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和上海捷诺医学检验实验室核酸检测任务吃重,为加快检测速度、提高检测质量,广大职工日夜奋战,4月9日王辉林立即采购1000份牛奶和饼干,总价值5.7万元慰问实验室职工。他还以个人名义向上海职工帮困基金会捐款10000元。除此之外,他还下沉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成为一名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并安排6名职工24小时驻守支援叶榭镇投资公司,动员6名职工参与社区疫情防控。        


“注意保持距离,提前完成核酸检测预约……”这些天,在叶榭镇核酸筛查的队伍旁,总能见到“红叶联创”志愿服务队的身影。这支队伍中,有一名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翁永平。自本轮疫情暴发以来,他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投入到核酸检测服务中,协助市民做好核酸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并挨家挨户上门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翁永平表示:“作为一名劳模,就应该在有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前几天晚上出门执行任务中,走夜路踩了空,腰也扭了一下,他却淡淡地说:“没关系,大家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战‘疫’胜利”。


防疫一线的坚强后盾


4月4日下午,松江供电公司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计划在新桥地区改建或新建疫情防控临时隔离点。申港路现场施工方案及施工任务确认后,全国劳模、上海申新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叶火良立即指导组织人员准备物资,连夜进入施工现场。


在马裕路539号的新桥环卫所内,有众多环卫工人在完成一天的抗疫工作后只能睡在环卫所内的地上。叶火良了解到后,当即调用申新电气的物资,为环卫工人们抽调出10余架双层床,解决了20余名环卫工人的休息问题。为了尽可能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申新特安排职工上门对床铺进行调装,新桥环卫所内20多名环卫工人的休息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种田能手”化身“火线司机”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劳模、上海万群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春风一面紧抓农时,全力做好春耕;一面尽职履责,坚守战“疫”一线。无论是村部、卡口,亦或是田间埭头,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3月28日凌晨,村委会决定封控村域各路口。由于腰泾村东侧出入口众多、管控难度大,为解决村部车辆运力不足的问题,李春风主动请缨,驾驶大马力拖拉机运送路障通宵奋战。


基于封控期间群众就医看病的迫切需求, “种田能手”李春风化身为护佑生命的“火线司机”,全新的战场上,新时代“劳模精神”依旧闪亮。3月31日清晨,村部响起急电,是网格长庄小弟的求助。湾泾片区有一位外来务工人员突发肾结石,腰部疼痛难忍,急需救助。村委会闻讯,立刻开具证明,嘱托李春风驾车将病患送至泖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号、问诊、送检,直到病患得到妥善救治,他才长舒一口气。冲锋在第一线、奉献在最前沿,李春风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劳模的责任与担当。


小小“接待处”让志愿服务更靠前

当看到方松街道阳光翠庭小区居委干部人手不足,已经退休的上海市劳模张桂珍主动请缨,凭借长期从事社区工作,协调处理社区事务经验丰富的优势,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全力保障居民核酸检测、用药需求、生活物资配送等,切实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


为了能让志愿服务跑在前,3月下旬,张桂珍发起设立志愿服务“接待处”。每天从早上8时到晚上6时,8名志愿者轮流值守,接待来访居民,协调解决疫情期间社区的大小事。她表示,“居委会班子成员只有8人,而我们小区有40个楼道,4000多名居民,成立这个接待处也是想为居委会的防疫工作减负增效,让一部分问题在前期解决。”据张桂珍介绍,小区封控前,居民们有问题都会过来咨询,接待处志愿者会一一解答,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实施封控措施后,社区主要通过线上渠道收集居民的需求,接待处负责处理一些突发情况,同时为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提供防疫物资保障。前期,小区有居民下楼做核酸检测采样却忘记带钥匙,接到求助后,接待处志愿者第一时间联系了物业进行开锁破门。看到居委会工作人员不分昼夜的工作,她还特地给他们烧了西洋参土鸡汤,并动员爱人老李一起加入志愿者工作。


小区里的居民赞叹夫妻二人:“并肩纾难助邻居,联袂除妖瘴疠驱。忘我舍身施大爱,夫妻勠力为社区。”


“老岳阳”返岗一线

3月31日晚上,上海市劳模施建跃接到街道工作人员打来的一个电话:“马路桥社区还有不到6个小时就要封控,您愿不愿意帮忙救个急?”虽然已经退休,但施建跃听完,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收拾好东西火速赶往马路桥小区,和社区防疫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组成员紧急对接、熟悉情况,并连夜组织开展第二天全员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4时。


施建跃表示:“我退休前曾经在社区一线工作过十年,也算是‘老岳阳’了。”这次虽然是紧急受命,但施建跃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和要求。自3月31日深夜临时集结上岗以来,他与近80名社区志愿者共同担负起了马路桥社区约4500名居民核酸检测、日常生活物资配送及就医配药等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施建跃的妻子是一名退休医师,3月30日,她响应征召,奔赴防疫一线,支援核酸检测。“组织有需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就要站出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施建跃说,在他们眼里,重新返回熟悉的“战场”发光发热是分内之事。


负伤也要上战场


青年劳模、上海庆益鞋业有限公司采购文员王晓莉,在社区发出志愿者招募令后,便积极响应号召,申请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由于摔伤腿脚不便,居委会工作人员面露难色,但她依然坚持着,“虽然我的脚暂时走路不方便,但我的手还是可以的!”在志愿者群里,她抢着认领每天下发的任务,为做好疫情防控尽最大的努力。冲锋在前、勇于奉献,青年当作为,王晓莉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劳模的风采。


上海工匠情系一线送温暖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上海工匠王晶积极参加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并向中山街道捐赠500套防护服、40箱泡面及100套自嗨锅等物资,总价值5.76万元;向车墩镇捐赠600套防雨鞋套及230条毛巾等物资,总价值2.12万元;目前,又采购了价值3.72万元抗疫物资送给援松医务人员。

上海工匠、餐饮品牌“筱爷叔”创始人邹波在捐赠2万元有机蔬菜后,又推出300份价值7.14万元的生活物资爱心礼盒,用爱传递温暖,贡献工匠力量。



劳模先进各展身手助力抗疫


上海市劳模金国青(华阳敬老院院长)向车墩镇长溇村捐赠30箱方便面、20箱牛奶,用于慰问一线防疫志愿者↓



上海市劳模陆金妹(已退休)“疫”马当先,冲在封控楼道里↓



上海市劳模沈小松(已退休)带着儿女冲锋在抗疫一线↓



上海市劳模朱斌超(已退休)再累也要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桂凤雷(上海市松江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党支部委员、副主任)带领志愿者突击队坚守核酸检测点位↓



上海市劳模陈建伟(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向上海职工帮困基金会捐款10000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裕龙(区劳模协会副会长,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发动开天集团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组织员工连续工作三天两夜,高质量完成松江2家方舱医院的建设任务。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章关富(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向上海职工帮困基金会捐款20000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爱忠(区劳模协会副会长,上海松沪实业有限公司)在带领女儿女婿积极参加防疫志愿服务的同时,联合校友向上海大学捐赠30000只口罩、1000瓶消毒液、72瓶洗手液。


上海市劳模金裕泉(已退休)向中山卫生院捐赠70份大礼包,总价值为2.1万元。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常时期的保...

一线职工篇|6人小组500小时的...

一线职工篇|宏阳物业人:他们是抗...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