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来职去|大学生留学意愿降低,更多将目光投在国内职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烺 发布时间:2022-06-17 14:52

摘要: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今年的就业形势具体存在哪些风险?


从行业看,交通运输、酒店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性行业受疫情直接冲击较大;同时,我国很大一部分就业集中在制造业,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运行不畅,尤其是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将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提高等风险。


从重点人群看,首先面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教育部与人社部研判,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受海外疫情影响,大学生留学意愿降低,更多将目光投在国内职场。


其次,农民工的就业多集中于前述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受到的冲击也将影响到这部分群体。


此外,在脱贫劳动力方面,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竭力避免低收入群体因失业返贫。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忠


高质量的校企合作需要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可借鉴应届毕业生“三方协议”的做法,形成高校、企业、政府、学生的“Y”型合作模式。


其中,学生为中心,高校、企业为上端两个顶点,政府为底部支撑点位,围绕学生形成合力,做好全周期的就业指导工作。政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纾困解难:


首先,搭建沟通桥梁,确保供需匹配。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需要对接不同行业的企业,企业也需要在众多不同层次高校中寻找适合的“搭档”。政府应整合多方需求,建立合作库,分类汇总,促进校企精准匹配。


其次,出台保障措施,提供多方支持。学校和企业能力有限,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多方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合作的延续性。


最后,引流社会资源,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建设,提供财政税收支持。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政府出台合理、及时的管理政策,是推动校企合作、助力稳定就业的关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松


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到现在为止,仍有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部分中小企业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仍然不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仍然存在。


灵活就业人数上升,“慢就业”“缓就业”持续。随着时代发展,就业渠道已经拓展,催生了年轻人就业观念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眼光投向了灵活就业这一渠道。


此外,随着就业竞争加剧,不少学生倾向于通过提升学历和学校层次增加就业砝码,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加几十万,全国专升本的比例也已达到了20%。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广东一公司被曝设立“新部门”专管...

千万高校毕业生考验就业供给,国家...

福州“抢人”:毕业三年内的外地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