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逐渐回来了。”
对于市北供电公司供电指挥中心热线支持组副班长周毅来说,看到那些曾经无比熟悉的脸庞出现,这位坚守岗位已一个月的电力“守沪者”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欣慰的感觉,“最难的时候,应该已经过去了。”
无论如何,电是不能断的
时间倒转,回到3月28日。那一天,周毅接到了单位通知——回家收拾下,然后回来准备值守。
“真没想到,这一守就是一个月。”他笑着说道,“我完全没心理准备,换洗衣服只带了两件。”
随后的疫情发展,超出了许多人的想像。
“我所在的市北供电公司抢修范围涉及静安、普陀、宝山、杨浦四个行政区,承接着约212万户居民用户的用电报修。”周毅告诉记者,然而多达14名组员被隔离,剩余的7名值守人员,组成了史无前例的“最小化运作”配置。
212万户的光明,却只有7个人的团队!周毅突然感觉,身上的压力徒增。但对他来说,无论如何,必须带领着大家,维持整个市北地区配网抢修业务的正常运转。
“封控期间大家都在家里,无论如何,电肯定是不能断的。”周毅果断挑起大梁,逐一核对各区34个抢修驻点地址、177名抢修人员、16辆抢修车辆信息。在封控前,抢修队伍顺利拿到各区的车辆通行证、人员通行证及辖区内电力抢修驻点通行白名单。
此后,他与班组人员商讨解决方案,并及时结合市北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最终针对抢修范围跨行政区的10个驻点和4支大队伍,重新制定跨区驻点的职责界面和支援方案,优化配网“网格化”抢修和备班管理,快速精准地完善预案。
不仅如此,细心的周毅又为所有抢修队伍分别准备了1100个抗原检测试剂和口罩,发放到每个队员手中,“住宅小区封闭后,抢修队伍会碰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只有提前做好预案、配足物资,才能保障抢修任务顺利完成。”
比平时,感觉弦绷得更紧
人员严重短缺,电力保障任务的压力却比平时更大。
“疫情期间,大家对电的稳定性要求更高。万一长时间断电,冰箱里囤的菜就会坏、孩子网课就上不了、就连手机充电都会受到影响。”周毅说,每一张报修单上,他都能感受到老百姓的焦灼感,“我比他们还急。”
但是,抢修面对的情况之复杂,出乎了周毅和同事之前的想像。
“很多是封控小区,阳楼也不稀奇,甚至还有感染者的家。”周毅表示,一方面要尽快完成任务,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抢修人员的安全,“万一有师傅被感染,那可能一个小组就会被隔离,意味着已经捉襟见肘的抢修人手又会下降。”
与平时相比,周毅明显感觉脑子里的弦绷得很紧,因为既要顾及抢修队伍的防疫工作,同时也要保证抢修队伍修复故障的速度,还要注重用户的感受,“各队伍、各驻点在这种特殊关头,也都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大家共同努力。”
有一次,从早上5时57分开始,热线支持组连续接到普陀四村44号楼等4个封控小区用户的停电报修。区域人手陡然紧张,紧急修复迫在眉睫,周毅立即查阅提前制定的应急预案,马上跨区调配驻点前去支援,并同步通知电力医院。15分钟后,抢修人员抵某小区现场,在做好个人防护下,为用户及时更换表前熔丝,故障顺利排除。
“一张网,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全域静态管理至今,热线支持组及时响应需求,截止目前一共完成118个隔离小区的抢修,累计处理95598、12345等抢修工单1055起,平均到场时间18.7分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21.8分钟,未发生一起工单超时事件,未收到一起居民投诉。
回来了,那些熟悉的脸
一个月来,周毅说自己已经是“昏天黑地”,很多时候都忘记了今天是周几。
“就这些人,大家轮轴转,也不存在所谓的上班与下班了。”周毅说,“实在撑不住了,就去睡会儿;醒了,就继续干。”
其实,在周毅心中有挥之不去的愧疚。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他应该和未婚妻在5月走入婚姻殿堂了。但自从3月28日那一夜的不辞而别之后,他与她,就只能在微信视频聊天上相见。
婚礼延期了、婚宴延期了、包好的喜糖不发了、准备好的喜帖也搁置了……周毅总觉得,自己实在是对不住女友。
“马上就是她的生日了,我要是能回家,一定要亲手给她烧桌菜。”周毅轻声说道,“还有,无论如何,我也要想办法买到一个蛋糕。”
好在,这两天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周毅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好。尤其让他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同事解除了隔离,开始复工回到原来的岗位之上。看到那些熟悉的脸,彼此之间打一声招呼,周毅说自己知道,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