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无畏挑战 勇往职前”——2022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在上海建桥学院体育场举行。本场招聘会是沪上今年举办的首场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标志着对全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集中就业服务的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和上海建桥学院共同承办。招聘会汇集了中国商飞、上汽通用、上港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980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2800余个,招聘需求人数25000多人。其中,长三角地区企业40余家,临港新片区单位80余家,重点单位160余家。风雨交加,活动进场学生数仍达14000余人。招聘会还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同步举行,无法到场的毕业生,也能在线同步求职,浏览招聘会所有单位的岗位信息,投递简历。
共建生态圈,政企校就业联盟一体化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在全国各省市中继续领跑。为实现2022届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政企校多方强化强化政策协同效应,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扩大岗位供给。
上海市教委在就业工作方面主动对接,协同发展就业长三角一体化生态圈。除了与会长三角地区企业较往年有所增长,招聘会当天,启动长三角地区毕业生供需云平台。该平台融通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地区的就业信息数据(http://www.firstjob.shec.edu.cn/zp/csjzph/index.html),应届生可通平台投递简历,实现长三角地区”云应聘”。该平台也是继长三角三省一市就业指导中心在今年4月建立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后,共同驱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实现全面信息化、数据一体化,为长三角就业工作的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的又一举措。
“五大新城”政府共同参与,建立优质人才蓄水池,开拓自贸区人才战略的新境界。此次招聘会上,举行“研习坊优质合作园区”颁授仪式。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与临港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深度合作,打造研习坊活动品牌,建立了自贸区保税区实习见习基地,为自贸区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此外,奉贤区作为上海南部的重点发展区域,近三分之二的区域纳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奉贤出台了“1+10+X”系列人才政策,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长三角一体化、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五大新城建设,政策的叠加效应也为临港高校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上港集团劳动人事经理管年表示,此次集团提供6大类优质岗位,年薪基本高于10万,现场收到近300份简历多来自临港高校。临港高校学子也表示临港新片区人才落户政策、未来发展前景及合宜人的生活成本,成为自己工作地首选。
职业生涯,从入校启蒙到终生规划
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不仅只应该面向准备踏入职场的应届生,而应该往两端延申。招聘会上,签署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战略合作备忘录。这家“另类”银行集存储、整合学习经历于一体,服务于上海市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能够消除校园“围墙”,将学生的求学经历与工作经历连接起来,助力毕业生终身学习,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兴行业与岗位要求。
高校也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调专业学习方向,将就业磨合期提前到在校期间。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举办方上海建桥学院,是上海民办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学校,也是上海“促进就业先进集体”。该校学生的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签约率90%以上,本市就业的学生占比已经超过70%,长三角地区就业学生占比超过85%。今年,该校应届生约6000人,就业率略高于往年,为98.75%。为了确保毕业生都能得到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支持,学校把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有机融合。
上海建桥学院物流专业学生表示,大一、大二期间,学校提供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课程,为自己了解的行业启蒙,打消职业迷茫;大三期间,学校设置企业开放日,学生可以走进专业企业,了解办公环境与工作流程,创造了与企业相互了解交流的机会。大四阶段,学校举行招聘会,提供面试指导、简历指导,内部宣讲会等,并线上推送企业招聘信息,确保毕业生都能得到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支持。
企业用人需求增长,应届生转变就业观念
从此次招聘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来看,疫情常态化下企业用人需求高于去年。文化艺术IP内容运营商——品源文华除了面向应届生提供7000-7500 元/月的招聘岗位,还可以日薪150-250元/日的薪资为在校生提供“线上”实习岗位。
相比以往,应届生对薪酬待遇的要求和对岗位的预期更趋于理性。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研三学生,在招聘会前更倾向寻投递研究岗位的高薪工作,在与企业面试交谈后,也愿意“先就业”再“择业”,降低自己的薪资期待。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指出,2021年的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稳定的状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2届高校就业工作拉开序幕,上海市将与其他兄弟省市共同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双向对接,加强创新型人才在行业、领域、区域间优化配置,全方位帮助“五大新城”构筑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