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影集团出品的《望道》登上了大银幕。电影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译者陈望道为核心,将其与挚友陈独秀、妻子蔡慕晖,以及众多学生的一生娓娓道来。
其实,不仅是电影在上海出品,陈望道本人也与上海缘分不浅。
《共产党宣言》之前
1891年,陈望道在浙江义乌出生。1915年1月,他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学习。在那里,他结识了一批日本早期社会主义学者,并阅读了许多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书籍。
1919年回国后,陈望道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当语文教师,领导参与了著名的“一师风潮”,号称“我们情愿为新文化而牺牲,不愿在黑社会中做人”。
不同语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这次事件让陈望道意识到了仅仅宣传文学文明远远不够,社会改革才是真正的出路。这时,戴季陶约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给了他日文版及英文版《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
在1919年冬至1920年初,陈望道一直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翻译过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陈望道的母亲送来粽子给儿子当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水。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爱怜又带几分生气:“吃完啦,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应道:“甜,真甜。”这个情节在电影中也有呈现。
1920年,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从北京搬回上海,翻译完《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应邀来到上海,成为杂志社的一名编辑。同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陈独秀、陈望道和李汉俊为研究会的核心。
研究会成立后,几人开始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当务之急是要印刷《共产党宣言》。但在当时没有印刷经费,为此,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商议,维金斯基当即就筹措一笔经费。随后,就在辣斐德路(今上海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租了一间房子,建立了一个小型印刷厂,取名“又新印刷厂”,承印的第一本书便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至1926年5月,共印行17版。
年轻的上大校长
1923年,时年32岁的陈望道受党的委托,出任上海大学学务长,1925年后,代理校务长工作。成立于1922年的上海大学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学校。在党的领导下,陈望道率领全校师生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上海大学成为共产党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上大师生不仅参加了1925年的“五卅”运动,而且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组织了行动委员会,与工人一起并肩战斗。
在陈望道的治理下,上海大学学术研究也非常活跃,仅研究文艺的学术组织,就有春风文学会、青风文学会、湖波文艺研究会等。在这里,学生可以听到当时最新涌现的文学家、社会科学家的讲课。在陈望道的主持下,上大的文学系编辑了《文学》,作为《民国日报》的文艺副刊随报发行,先是半月刊,后改为周刊。
复旦任期最长的校长
陈望道在复旦的工作证等物件。
陈望道与复旦大学缘分匪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已任教多年。自1920年9月,接受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教职后,陈望道先后担任过中文系、新闻系主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到大学校园。1952年,他受命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直至1977年离世,是复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一位校长。
陈望道的旧居就在复旦大学内。起初,学校想把位于淮海中路的一套花园洋房给他,院子里有喷水池和大理石雕像。当时的陈望道坚决不同意去,认为太奢华,又离复旦太远,不便于跟同学、教职工联系。后来就选择了位于国福路51号的这栋小楼,
根据望老之子、曾任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的陈振新回忆,一开始,陈望道还是不肯搬进去,说自己只有一家三口,住不了那么大的房子。几经商量,最后决定将语法、逻辑、修辞研究室安置在小楼的底层,他才终于同意住了进去。
后来,这个研究室改为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一个语言研究中心,由陈望道亲自主持。著名教授郭绍虞、吴文祺、周有光等都曾受聘于研究室,这里也是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的前身。
看完电影,不妨就跟着陈望道的足迹,再看一眼上海吧。
上海寻踪
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旧居约建于20世纪40年代,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二层至三层呈阶梯状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东南角作二层圆柱形,顶覆绿色筒瓦。整个建筑偏向近现代主义风格。旧居内藏有陈先生到复旦任教时的工作照、1963年在复旦集全校之力倡导学风的报道、在校报上发表的文章《复旦十年》等珍贵史料。
地址:国福路51号
又新印刷所旧址
又新印刷所旧址是首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诞生地。1920年7月,陈独秀在此建立了一个小型印刷所,取名又新印刷所,寓意“日日新,又日新”。同年8月,又新印刷所承印《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初版1000册,9月,再印1000册,后续还承印了《共产党》《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和各种小册子和传单。
地址:复兴中路221弄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