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轮红日从海面冉冉升起,地处江苏陆地东南角的南通启东市,迎来了“江苏第一缕阳光”。“启吾东疆”便谓之“启东”。
启东离上海不过2小时车程,但这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笔者甚少回乡。每至年节,便会念起奶奶土灶上熬的腊八粥、被窝里捂的酒板……“家乡年味,人间至味”,想来便是如此。幸好,今年终于能回家了,车流如织、行人匆匆,归家的路途很温暖。
笔者记忆里的年味:奶奶家被窝里的“宝贝”——“酒板”
启东人的年味是什么样的?
启东是一块新土,与上海隔江相望。年文化既赶不上北方历史悠久,又不能和南方的特色浓郁比肩。但聪明的“沙地人”博采众长,也有自己包容会通的年俗。
启东人过年,其实从腊月廿三就开始了。这一天,启东人都要吃“廿四夜饭”。菜肴自然比平素要丰富许多,最大的特色是家家户户都要煮“赤豆米饭”,寓意来年红火、发财!
小年过后,年味就更加蓬勃。“掸檐尘”(“尘”与“陈”谐音,寓掸除晦气)、挂灯笼、贴对联、祭祖、采买烟火爆竹……吾俚启东人过年也是仪式感满满。
当然,中国人的年味里,“吃”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沙地人家也不例外。蒸糕、做圆子、酿酒板、杀鸡宰羊、炒各种豆子、晒各样腊味……
日子富足起来的小城百姓,在忙碌而有序中屯着年货,把心中的美好祈愿寄托在甜蜜的劳作里,让年味不声不响日日加深。
蒸糕、杀羊
热气氤氲中,幸福的味道弥漫开
在笔者的记忆里,小启东过年最具仪式感的事莫过于蒸糕了。腊月廿八之前,家家都会备料、浸米、打粉,蒸几笼五谷杂粮甜糯糕,有“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蒸糕是个技术活,只有经年的老师傅才能上得灶,老师傅们观察着火候,将一把把米粉,一层层撒在蒸笼里,这般,随着米粉的陆续洒入,笼中的米糕逐渐厚了起来。屋外的孩子们则伸长着脖子等着软糯米糕出炉,品尝这第一口香甜。
蒸完一定要用笼布压实,再趁软用棉线切开,兄弟姐妹们每家分“一角”,这是一年中最温暖、最甜蜜的仪式。
除了蒸糕,启东农村里,一到年关,村子上总是会有人家杀羊,启东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养几头羊,是留给家人最好的美食,也是年夜饭餐桌上占据C位的一道大菜,启东羊肉最经典的做法是红烧,那一口鲜香瞬时会勾起儿时的回忆。
启东至今还保留着过年“送羊腿”的习俗,要是送的时候说一句“这是我家亲戚在乡下自己养大的羊”,这情份就更深一分了。不止是过年,天气转冷的时候,启东人就开始惦记着红烧羊肉这一口了。
启东年夜饭菜单
看看菜水“正足”伐?
终于盼来了除夕夜,这一天的重头戏就是年夜饭,丰盛程度列一年之最,没有最丰盛,只有更丰盛。
最好的年夜饭是全家齐上阵,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来准备,锅碗瓢盆交响曲是最动人的年的和声。
北方人年夜饭饺子不可或缺,南方人年夜饭少不了汤圆,启东人的年夜饭是不能没有馄饨的,奶奶说,是取“兜财”之意!
除夕之夜,启东人还要装“陈饭”,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琳琅满目的热菜、冷菜、糕点摆满桌:红烧羊肉、蛋饺子、油豆腐塞肉、白斩鸡、爆青鱼、醉虾、大菜头烧豆腐、红烧茨菇……以及吕四渔港的各式海产,搭配各色时蔬,丰盛了眼睛,也丰盈了心灵,每一道菜都是儿时的幸福回忆。
一碗启东红烧羊肉,是唇齿间萦绕的乡愁
年底村里集中打捞宅沟河里的鱼虾,被制成香喷喷的“沟三鲜”
蛋饺子、油豆腐塞肉,寓意“招财进宝”
清蒸鱼,寓意“蒸蒸日上、年年有余”
大菜头烧豆腐,寓意“好彩头、清清白白”
茨菇烧肉,寓意“红红火火、万事如意”
酒板圆子,寓意“团团圆圆”,家人一起吃,十分应景
此外,作为一个三面环水、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的城市,启东人餐桌上最大的自豪,就是河鲜我们有,江鲜我们有,海鲜我们也有。
长江老毛蟹鲜味不输阳澄湖
晶晶亮亮的“凉拌海蜇”和“醉活虾”是启东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两道凉菜;备受江浙沪喜爱的吕四鲳鱼、带鱼,不论是清蒸还是干煎都十分美味;号称“天下第一鲜”的“文蛤”与农家土鸡蛋煎制的文蛤饼香气扑鼻……
家人团聚,阖家幸福,围坐在一起,吃一桌年味浓浓的年夜饭,这应该是每一个人一年到头最幸福的时刻。
火树银花不夜天
一瞬烟花点亮一年新春
吃过年夜饭,人们开始守岁,家家户户必定热热闹闹地在自家院子或者屋顶燃放烟花,你来我往,烟火不断,照亮了整片天空,自己家里的烟花放完之后,还能欣赏别人家放的烟花,一整个晚上大饱眼福。一瞬烟花点亮一年新春,寓意除旧迎新、红红火火。
而比起大烟火,孩子们更喜欢各式花头精十足的小烟花:男生最爱的“加特林”,女生最爱的“仙女棒”,还有什么“孔雀开屏”、“母鸡下蛋”、“星空水母”……玩嗨了,原本计划放到初五的备货,年三十就能都放完,只好第二天再去镇上补货。
花样精十足的小烟花
没有烟花的“烟花泡泡机”
待到午夜的钟声想起,辞旧迎新之际,一串串爆竹响起,中国人总是会说“爆竹声中一岁除”,这是刻进基因里的文化符号。
故乡的年味是我们无论走多远都要回家的动力,一句回家过年,足以胜过千言万语,这便是人间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