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培育高端医学人才的“摇篮”,中山医院余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模式领跑规培管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赵思宇 发布时间:2022-10-28 12:15

摘要: 多年来,余情与团队从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平台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深化创新,探索建立全国领先的住培管理“中山模式”。

【劳模创新工作室风采】


余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劳模创新工作室一贯秉承严格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和传统,以及“过程规范、协同创新、持续推进”的管理宗旨,摸索创建出为全国同行认可、可学习借鉴的住培管理体系、考核办法“中山模式”。中山医院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住培基地20个,其中国家住培重点专业基地7个,数量在上海市医院当中最多;成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首批国家住培示范基地、首个国家级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示范基地。


医路漫漫,学无止境,想炼成独当一面的医学专家并非易事。经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几乎是每个医学生成长为成熟医生的必经之路。中山医院教育处副处长余情,投身“规培”管理十余年,与团队一路探索建立全国领先“中山标准”、创新打造“中山模式”。她是全国十佳住培管理者,在2020年获评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诸多荣誉。在创新规培基地和制度建设方面,以及激发住院医师、带教医生积极性上,她带领工作室团队直面挑战、不断探索,努力为国家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探索住培管理的“中山模式”


2002年,余情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即使在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工作之后,不管她工作安排多忙,每周两次的康复门诊都是“雷打不动”,努力让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2008年起,余情进入医院教育处工作,先后担任科长及副处长。2010年,中山医院加入国家首批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建设。也是从那时起,余情带领团队开始了住培管理“中山模式”的一路探索。



“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先要接受3年住院医师培训,合格之后再进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些年余情带领团队针对性地出台和完善培训制度,协调医院医学教育委员会、管理部门、培训基地、轮转科室、教学小组等5个方面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在医院支持下,余情领衔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集结了像宣传处处长齐璐璐、医务处副处长锁涛、护理部副主任王春灵等核心骨干力量,争取到多个行政管理部门的通力支持,全方位保障住培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工作室积极研究设立激励机制,开辟带教导师职称晋升便捷通道,充分调动1038人的师资团队的教学积极性。



医院每年招收200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住院医师,为每位住院医师提供专业的教学、实践资源,还配有“一对一”的带教导师。余情说,尽管住培医师到最后留在中山医院的不超过40%,但他们都被珍视为医院的一员来呵护,与医院职工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在院内为他们解决宿舍需求,设立评优激励制度,收入方面在全市医院当中也很有竞争力。从西藏日喀则来的卓嘎拉姆,刚到上海时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甚至失眠,连语言沟通都不是很顺畅。3年悉心培养下,她不但临床能力得到提升,沟通表达能力也飞跃进步。她还在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尤其感谢中山医院住培基地给予她实现梦想的平台,这段珍贵的经历会激励她回到家乡后为藏区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将战疫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中山医院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诊疗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更要有一颗以人为本的医者仁心。”2020年,中山医院第四批赴武汉医疗队136人出征武汉,余情担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



很多人都记忆犹新,中山援鄂医疗队队员送病人做CT,途中突然停下来,让住院近一个月87 岁的王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落日余晖下,这动人一幕恰好被志愿者的镜头记录下来。余情说,在武汉参与救治过程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把所有紧急工作安排妥当之后,我意识到,一定要为住培教学收集留下些教学资料。”余情思索道,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病人应如何救治,他们需要怎样的关怀,作为医者如何履行职责、发挥能量?医生的人文素养又如何体现和提升?于是她带领工作室成员收集珍贵教学病例资料,出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辅助教材;建立新冠肺炎“前线公开课”视频影像资料库,记录临床病例、启发“战疫”人文思考;在医院住培信息化平台上开设微课堂,以“真人秀”方式让战疫一线亲历者分享经历和感悟……



今年春天上海疫情来袭,中山医院的急诊科一天也没有关闭。“很多急诊临床工作都是由住培医师来负责的。大家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地救治病人,不断优化各种流程、统筹协调工作安排。”余情感慨道:“之前抗疫经验的总结学习、战疫精神的感召,让住院医师们表现得更加专业和有温度。无论是对待病人、在医院承担志愿者工作,还是在各自居家、服务社区过程中,都体现出这些年轻人作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快速成长。”


创新培育下一个医学“大咖”


“在中山,能感受到浓厚的教学氛围,‘教学相长’更是一种风气,在潜移默化中指引着住院医师提升岗位胜任力。”2019级内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戴春峰,博士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完成住培入职中山医院心内科。他颇有感触道,内科专业基地首次开启“分层培养”模式,螺旋式地提升了自己的临床能力。数不清的业务学习和讨论,定期的“故事会”分享、读书报告会都让他受益良多。



“尤其教育处规培科推出的各类学习课程和讲座,像危重病人转运、过敏反应的处理、无惧值班雷区、巴林特小组活动等,在住培医生当中非常受欢迎。”而这背后是余情工作室带头编剧本、磨教案、融入高科技道具,开展各种情境下的模拟教学,全方位提升住培医师的应变、处置、沟通等能力。2017年至2019年,中山医院培养的住院医师连续三年有人获评“全国十佳优秀住院医师”。“一到毕业季,很多医院的同仁就会跟我联系,你们医院留不下的请第一个考虑推荐给我们。”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余情团队最欣慰和自豪的时候,“我们培养的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极大认可。”



2018年,中山医院成为本市唯一的“中国住培精英教学医院联盟”成员,余情带领团队参与制定了“中国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2019年,医院又率先推出“卓越住院医师”临床博士后项目创新培养模式……面对接二连三的挑战,余情说,工作室要始终保持进取精神,从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平台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深化创新,努力培养拔尖的医学科学家人才,让他们成长为像樊嘉院士、葛均波院士这样的医学大咖,为百姓造福。


责任编辑:赵思宇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