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似乎搜寻不到秋葵的身影。作为一种外来食材,不知从何时起,秋葵成了国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棱角分明、绒毛浓密的“颜值”,脆嫩顺滑的口感,以及自带的黏液和白籽,让秋葵变成部分人追捧的网红蔬菜。
现在告诉你秋葵自带的黏液是什么,并教你几招吃透它的营养。
秋葵自带的黏液是什么?
要探寻秋葵的来源,比较广为接纳的一种说法是起源于非洲,后来传遍世界各地。在我国东汉著作《说文解字》里,曾有“黄葵”的相关记载。
20世纪初,秋葵被引入我国,其叫法多样,比如:在湖南江西被称为洋辣椒,广东常称之为羊角豆。
秋葵质地脆嫩,主要有以下营养特长:
1.自带黏液富含纤维素
用刀切开秋葵,会呈现一个“小五角星”形状,其中裹挟的黏液是秋葵最突出的特征,含50%的可溶性纤维素。
黏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秋葵多糖,属于膳食纤维,具有辅助降脂、抗氧化、增强饱腹感、缓解便秘等功效。
此外,有传言称秋葵是糖尿病的“克星”,其实这种说法是误导。秋葵之所以能协助控制血糖,是因为其黏液发挥作用,能缓解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而这是膳食纤维的基本功能,并非秋葵独有,也无法替代胰岛素。
2.营养素种类多样
每100克秋葵的嫩果中,约含有4毫克维生素C、1.03毫克维生素E以及310微克的胡萝卜素。
它还富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也是理想钙源,对增强人体抵抗力很有帮助。
颜色深一些的红秋葵,在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方面稍胜一筹;绿色秋葵叶绿素含量较多。
3.含水高、低热量
秋葵含水量高,脂肪很少,每100克秋葵嫩果仅含0.1克脂肪,很适合想要减肥的人。
带绒毛的秋葵更新鲜
从名字来看,很多人误以为秋葵是秋季专属。事实上,如今的秋葵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因为其性凉,更普遍推荐夏天或炎热气候吃。
挑选一颗好秋葵,建议根据以下5个“长相”辨别:
1.比长度:秋葵越小越嫩,5-10厘米的最好,超过10厘米的慎选。
2.看表面:新鲜秋葵外形饱满,颜色匀称鲜亮,表面无皱无斑点无伤痕。
3.看绒毛:新鲜秋葵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如绒毛保存完好说明果实贮藏较好,同时绒毛越白嫩,说明果实越幼嫩。
4.捏软硬:用手轻捏,感觉不发硬,有点韧度为好。秋葵越硬,口感越老,吃起来就没了它的独特香味和柔嫩质感。
5.闻清香:新鲜秋葵有一股自然清香,不新鲜的秋葵缺乏香味。
3个烹饪技巧,锁住“新鲜感”
秋葵的烹饪手法多样,可凉拌、热炒、油炸、炖食,做色拉、汤菜等。为了保持口感鲜嫩,建议烹调、储藏时,做到以下几点:
1.烹饪前焯烫3-5分钟
做秋葵之前最好在沸水中烫3-5分钟,有助去掉涩味。
2.整颗烹饪
为了防止黏液流失,秋葵最好整颗烹饪,水溶性维生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损失较少。如果嫌太大,建议对半切开焯烫。
3.与肉类同炒更美味
秋葵可溶性膳食纤维比较多,与肉一起炒,可帮助降低肉类胆固醇的摄入量。
简单做法是直接焯熟后切段,与彩椒和熟牛肉加上亚麻籽油,或紫苏油凉拌;或者切薄片星状,蒸鸡蛋羹时加入作为配料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秋葵放冰箱会被“冻伤”,储存在厨房阴凉处即可,最佳贮藏温度为6℃~8℃。秋葵易变老嚼不动,最好在买回家的24小时内吃完。
另外储存时切忌经常翻动,否则擦伤、碰伤的部位会很快褐化、变黑,导致无法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