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有着“AI四小龙”之称的依图科技主动“撤单”A股科创板IPO,暂时退出了“AI第一股”的竞争序列。而记者注意到,在面临折戟资本市场的尴尬境地之余,依图也被传出员工降薪、裁员的消息。一时间,AI从业者前两年的高薪繁荣景象似乎有所消退,而事实情况又究竟如何呢?
人力支出高昂
AI企业陷裁员降薪风波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依图科技接近完成第三轮裁员,目标削减至200-300人,整体裁员规模超70%。
记者看到,目前网上关于依图降薪、裁员的讨论频繁出现。在知乎等互联网平台可以留意到,有不少自称是前依图员工的用户提到了依图科技“加班严重、降薪裁员”的问题,不少实习生及正式员工受此影响也先后离职。
在2021年已经过去的半年间,“降薪裁员”的疑云也一直在“AI四小龙”中的另一家——云从的头顶徘徊。
一位云从员工向媒体透露,今年实施新的业务组织架构,加上每年初绩效评估,会有优胜劣汰的优化,但没有传言的裁员20%这么严重。网络上,另一位自称被优化出局的员工则戏谑道:“降薪裁员在AI界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都是节省人力成本的常规操作,没烧到投资人的钱之前,先烧员工的钱。”
相比其他行业,人工智能对从业人员背景有着更严苛的要求。尽管聘用年轻人居多,人力成本的高支出依然体现在了公司账面上。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云从研发费用累计11.8亿元,其中2020年的研发费用占营收的77%;依图2020年上半年投入研发费用3.81亿元,和营收相当。
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削减人手的背后,不仅是为了降低财务账面上的成本,也是在AI热度爆发、人才供给量上来之后,给更优秀、更年轻的劳动力提前留出人头空间。像自动驾驶类的项目,已经出现在越来越多研究生的校园项目里。
薪资起点虽高然涨幅较慢
部分岗位竞争已是“红海”
近几年,人工智能大火。在火爆的就业形式下,“高价应届生”等AI人才高薪繁华景象深入人心。
但现实情况是,AI人才的起薪虽然高于其他岗位,可此后“升职加薪较慢”的情形也确实存在。
有行业内猎头表示,“比如‘四小龙’整体涨薪速度就很慢,有高学历候选人两年总共涨薪不超过15%,这种情况是家常便饭。”
反观一些互联网大厂,记者以字节跳动为例,其2020年的员工整体平均月薪就上涨了12%,还不单指一些高学历核心人才的薪资涨幅。
薪资涨幅低,甚至出现降薪的情况,不仅是为了相关企业为了削减高昂的人力成本,也是因为近几年大量年轻血液正在挤入AI人才的行列——
据谷雨数据统计,2017年以来新增热门专业量显示,国内高校正高速增设大量AI、大数据方向相关专业,而人才供求差距缩小,则势必影响未来行业的薪资水平。
一家正在进行秋季校招的互联网大厂内部人士告诉记者,2021年校招,人工智能眼看有“爆雷”之势,尤其是算法相关的岗位,已然一片“红海”。
超高年薪者凤毛麟角
切忌盲目跟风入行
不过客观来看,AI人才的高薪本来就是相对之说,其中一些超百万的岗位也仅属于“凤毛麟角”者。
据猎聘发布的《中国AI&大数据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显示,AI和大数据人才的平均月薪是22322元。
虽然,百度、阿里、腾讯等大厂开出的年薪从60万到100万不等,腾讯的“技术大咖”招聘甚至给出过“上不封顶”的介绍。但是,收入高的岗位竞争也非常激烈,甚至热门岗位的投递录取比例达到了100:1。
当然,国家密集出台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激励政策,更在2017、2018以及2019年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国务院、各地政府都制定了扶持人工智能行业的利好政策,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不容置疑。
从产业角度看,人工智能开始逐步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对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会很大。
但是,在选择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前,还是要从自身的兴趣、优势出发。人工智能虽然前景好,但门槛也高,因此切忌为了所谓高薪而盲目跟风入行,这样未必有利于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