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语汇、民族音色交织,2025上海新春音乐会奏响浓浓中国味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5-01-19 11:39

摘要: 当晚的曲目设计透着浓浓中国味。

红灯笼、百福墙,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将至,复兴中路上的“馄饨皮”已经年味儿十足。日前,刘沙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携手琵琶演奏家赵聪共同奏响2025上海新春音乐会,在充满交响语汇和民族音色的演出中,向申城市民观众送上美好祝福。


当晚的曲目设计透着浓浓中国味。《春节序曲》开场,欢快喜庆的旋律让人瞬间进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共庆佳节的热闹场景。随后,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作品《白毛女》奏响,本次音乐会特别精选了改编后的交响组曲中的两个片段,“欢庆解放”和“喜儿参军”,气势磅礴又蕴含着亲切熟悉的民间曲调。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带来琵琶协奏曲《福吉天长》,这也是该作的上海首演,其中的《祈福祭》《天池情》《笑天长》三大主题融入了东北民歌元素与朝鲜族音乐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下半场,北京民族乐团的40多位演奏家登台,与上海交响乐团联袂献演了乐队协奏曲《聆听刘天华》,以交响语汇、民族音色向国乐大师致敬。“西方管弦乐队与中国民族乐队合二为一,西方交响乐和中国民间音乐的要素在其中相融,这也是上海交响乐团首次与民族乐团同台协演一部作品。”作曲家邹野介绍,该作除了对刘天华音乐作品主题进行重构、展开、整合外,也充分展示了两个乐队的特有个性,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2025上海新春音乐会现场。演出方供图


虽然东西方计算岁时更替的历法体系各有差异,但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仪式感是全球人民共有的期盼,因此“新年”是属于世界的节日。2024年末,中国春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醒目符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味着这个饱含文化内涵的节日正受到世界愈发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如何通过音乐之声让世界更好地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早在2012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就倡议纽约爱乐乐团创办了“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并将其纳入乐团常规乐季之中。此后,多伦多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英国爱乐乐团也相继创办了当地的新春音乐会。中国年的灯火点亮了一城又一城的夜晚,中国的故事也融入了一地又一地的文脉。


2016年,余隆再次推出“上海新春音乐会”,将新春音乐会的品牌从海外带回上海,与每年元旦的上海新年音乐会并蒂生花:一个将世界庆祝新年的音乐传统植入申城的文化土壤,一个让中国欢度新春的贺岁音符通过交响语汇传向全球,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良好循环。在余隆看来,“不论是中国音乐还是西方音乐,都进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而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大家才能找到各自的身份认同。”


头图为2025上海新春音乐会现场。演出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香港话剧团《天下第一楼》沪上首演...

新年赶一场文化与阅读的热闹集市!...

“音乐午茶”香飘13年,“日间模...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