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民族音乐,作曲家顾冠仁绕不过去,如今年届八旬的他仍保持着蓬勃的创作活力。12月20日晚,一场顾冠仁琵琶协奏曲作品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奏响,由顾冠仁最新创作的三乐章琵琶协奏曲《青春》在音乐会上首秀亮相。
著名作曲家、上海民族乐团前任团长顾冠仁,在民族音乐创作领域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力,他创作了一大批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从自然风物到历史文化,从人生哲思到人文境界,其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与创作技巧造就了无数经典旋律,很多作品都经演不衰,风靡海内外。
如今年届八旬的顾冠仁仍笔耕不辍,“在民族器乐表演中,协奏曲是一种比较受听众喜欢的表演形式。民族乐器各有所长,我想把每个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风格特色,与大型乐队强大丰富的表现力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相信音乐的感染力会更强。”
顾冠仁琵琶协奏曲作品音乐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此次音乐会集中展示了顾冠仁在琵琶协奏曲上的创作成果,从经典的《花木兰》《王昭君》到新创的《飞天——礼赞古代浪漫与现代神话》《青春》,演出由上海民族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执棒,特邀知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杨靖,携手乐团琵琶声部首席俞冰、琵琶演奏家李胜男共同呈现。
吴玉霞透露,“自2020年起我受上海民族乐团邀请,演奏顾冠仁先生的《王昭君》便一发不可收,不仅是故事熟悉、曲调通俗易懂,旋律印象深刻,还将琵琶的音声之美、女性的柔美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人物美、意境美,让人浮想联翩。”
《花木兰》是顾冠仁真正进入民族管弦乐专业后创作的第一首作品,“这个题材耳熟能详,而且能够充分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所以我首选她谱曲。”当晚呈现这部作品的琵琶演奏家杨靖15岁就与《花木兰》结缘,“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琵琶作品中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经典,她从音乐中呈现了琵琶文化的文武之分,有女性的柔美秀丽,也有战争时的飒爽英姿,涵盖了琵琶文武双全的性格。”
琵琶演奏家杨靖在音乐会中演绎了顾冠仁作品的《花木兰》。受访者供图
顾冠仁2024年最新完成的原创琵琶协奏曲《青春》,在本场音乐会由上海民族乐团琵琶声部首席俞冰进行了世界首演。“当时正值北京冬奥会,看着中国体育健儿们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模样,我感触很深,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歌颂和赞美。”于是,两年前顾冠仁开始了《青春》的构思。第一乐章“青春之歌”以圆舞曲的形式表现年轻人的活力;第二乐章“青春之梦”以浪漫梦幻的慢板诉说年轻人的理想;第三乐章“青春之火”采用激情喷发的急板展现年轻人的豪情壮志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坚定意志。
整首作品充满了青春朝气,顾冠仁透露,为了呈现青年人的形象,他特别在配器上采用了如通通鼓、中东鼓等流行音乐中常会用到的乐器,展现舞曲的韵味。尽管这样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并不多见,但因题材、内容的需要,民族器乐演奏与风格也需要有所突破。
头图为上海民族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执棒演绎顾冠仁琵琶协奏曲作品。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