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面上的猫脚印指引标识、耳边回荡着的神秘猫叫声、墙上动画中灵活跳跃的身影……更重要是,身边还不时有穿戴着牵引绳或乘坐小推车的猫咪观众经过,7月27日晚,上海博物馆彻底成为了猫咪的主场。200只精心打扮的宠物猫在主人的带领下齐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启首场博物馆奇“喵”夜。
暹罗猫和主人现场合影。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
活动很多!但猫主人被围观到“寸步难行”
在古埃及遥远的岁月里,猫神巴斯泰特被视为守护与灵性的象征,埃及人对猫神的崇拜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与现今人们对“喵星人”的喜爱不谋而合。为了与本次古埃及文明大展相辅相成,上海博物馆计划于周六晚上定期举办10场“博物馆奇‘喵’夜”活动,观众可携带宠物猫一同参观展览。
在现场,每一只幸运得到入场券的小猫都获得了明星般待遇,被其他观众们争相围观,“好可爱呀”“太乖了吧”的赞美声不绝于耳。观众杜女士抱着两岁的美短站在人群里几乎“寸步难行”,不断有观众前来撸猫拍照,她也一一耐心回应。
一只体型巨大的缅因猫引起众人围观。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
“本来以为第一场奇喵夜的门票已经没有了,前几天不死心又去网上看,意外捡漏买到了别人的退票,”杜女士笑着告诉记者,“我们家猫平时就常常跟着我一起在小区附近散步,今天也是第一次来这么大的场合。”好在,小猫虽然食量不大但却胆量不小,趴在主人怀里好奇地打量着一切,任由其他观众抚摸。
为了这次特殊的奇妙夜活动,上博方面也设计了多项互动项目:在“萨卡拉的秘密”展厅内,展出有多件与猫相关的文物,地面上的猫脚印指引标识、耳边回荡着的神秘猫叫声、墙上动画中灵活跳跃的身影等虚实结合的场景,营造出一处蒙太奇的猫神圣殿,携带猫咪的主人可在展厅内特设的猫神庙区域与爱宠留影。
在博物馆的一楼和二楼,还设有丰富主题线下互动项目,如猫爪祈福、子母猫雕塑合影、摄影师专属拍照等。每位参与活动的观众将获赠独家定制的奇“喵”夜专属盖章护照一本,而携带宠物猫的观众,还有机会获得专属的猫咪文创礼品。
场外停靠的宠物医院救护车。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
安全可靠!幕后保障团队专业齐备
欢乐有爱的活动背后,是上博联动多家社会机构共同筑起的安全防线:众安保险为本次活动提供宠物出行意外医疗险;亚洲宠物展提供了猫用品及现场活动运营提供支持;上海市益彩飞扬公益基金会提供了抓捕诱捕团队,并协助维护现场良好秩序。
劳动报记者还看到,在上海博物馆的大门口,一辆来自申普宠物医院的急救车停靠在旁随时待命。来自上海文艺医院的外科医生,以及吴起宠物工作室的宠物管理团队也全程驻场,以紧急处理意外情况,随时保障猫咪和观众的安全。
馆内,还分别设有猫寄存处、猫咖、人类医疗点、宠物治疗点,可以免费提供或租借猫尿布、猫碗、猫咪情绪稳定剂和定制版猫推车,更让带猫外出的主人安心不少。据介绍,每次活动结束后,上博还将对全馆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和除臭处理,以确保第二天的正常开放参观。
在猫神圣殿,主人抱着小猫与猫神像合影。劳动报记者唐一泓 摄
宠物友好!小猫和主人也有社交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100多万条宠物狗、超过120万只宠物猫。随着越来越多的宠物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不少公共场所也陆续加入宠物友好行列。《上海市文明养宠三年行动重点工作任务书(2023-2025)》提出,“要不断提升养宠管理精细化水平,更好凝聚全社会文明养宠共识,大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
推着猫车一起看展。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
“大家可能对于携带宠物外出活动的印象,更多停留在遛狗,事实上,我们猫主人和这些天性‘社牛’的小猫,也有外出和社交的需求,”观众谭女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上博这次活动可以说是在全球综合类博物馆中开创先河,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尝试,也希望能为以后更多的宠物友好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首场奇喵夜当晚,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也身着古埃及元素的T恤来到现场,与前来观展的小猫观众亲切合影。“我们之所以选择加入宠物友好行列,为宠物们提供关爱与呵护,是为了充分传递上海的城市温度,为广大市民带来温馨和谐的气氛,展现活泼包容的城市风貌,为建立宠物友好城市贡献力量。”他说。
头图为活动现场,猫咪和主人在上博中庭与雕像合影。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
(实习生刘喆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