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谍战话剧《向延安》“七一”将亮相国家大剧院,来听听专家学者如何把脉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4-06-20 16:06

摘要: 精益打磨迎接“七一”国家大剧院演出

海派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日前在上海召开专家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从专业角度为这部不久前首演的原创新作提点把脉。


话剧《向延安》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出品。


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润认为,《向延安》这部戏提供了很多新的借鉴。其一是非“单纯”的谍战剧。海飞擅长谍战剧,但这个戏谍战是表层,重点是写人性、写人文、写人物的。其二是非模式化的人物。


“模式化的英雄形象在文艺作品中很多,而《向延安》当中的英雄没有模式。他是一个所谓的少爷也好、厨艺爱好者也好,他为了革命做了大贡献,成为真正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的人。”他说。


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表示,《向延安》无论戏剧的呈现样式,美学的理念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戏剧的矛盾冲突点可以更加集中,比如在向金喜身上围绕几个大故事、大情节,所有的人物要围绕向金喜的动线发展。


“海飞第一次操刀写剧本,成功实现了从小说到剧本的转化。李伯男导演举重若轻,在情节、情感、情绪、情怀之间的转换联动,于节奏、节拍、节点等之间的有机布局和巧妙设计,技法高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人李胜英说,“舞美匠心独运,既保持话剧的舞台现实感,又借用戏曲移步换景的虚拟写意手法,更利用转台的手段展示影视特有的镜头切换,视角变化的多画面观赏效果。”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主任、副教授李世涛则认为,海飞将自己的小说《向延安》改编为戏剧剧本,故事扎实,文学性强。本剧的人物图谱非常完整,向家兄弟及亲属有各自的信仰和追求,也有不同的生活态度,这个家庭或家族的命运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他并提出建议,主创今后可以对两个重点场面进行打磨和提升,一是老唐牺牲的那场戏,要增强谍战剧的紧张感,将戏转移到主人公向金喜身上,二是向金喜和罗家英久别重逢的那场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向金喜却无法告知自己的身份和任务,这是非常感人的场面需再丰富。


话剧《向延安》出品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雯表示,出品方将认真梳理和采纳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快打磨提升,为《向延安》即将到来的“七一”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以及下半年的巡演做好充分准备。


头图为话剧《向延安》剧照。东方艺术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既有海外大戏首秀,也有经典原版回...

满屏都是“回忆杀”!2024影视...

788件古埃及文物运抵上海博物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