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上午10点,随着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上海影城3号厅全球首映,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迎来了第一批观众。6月15日晚,中外影人和金爵奖评委会全体成员,将走上被誉为“亚洲第一红毯”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开启为期10天的光影盛宴。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每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都会将世界电影调至中国时区。而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既是推动中外电影交流互鉴的文化码头,也是促进中国电影创作的文化源头。多年来,上海连续领跑全国城市电影票房,2023年又以27.97亿元登顶城市票房排行榜,可见这里的电影氛围足够浓郁,这也呼应了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题——“电影之城”。
随着上影节开幕,主会场上海影城外节日氛围浓郁。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早在开幕前,上海的过节气氛已经拉满。除了47家展映影院,上海的主要商圈、大街小巷,处处都洋溢着电影节作为人民节日的浓郁氛围。据官方购票平台淘票票截至6月12日晚间的数据,本届电影节的461部影片将总计放映1624场,目前出票量45万张,已经超出了去年观影人次总数。购买本届电影节的影迷中,约七成为上海本地影迷,另有近三成来自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地的观众将远道而来。
因此,上海国际电影节一边做“外地影迷友好型电影节”,在大光明电影院、美琪大剧院、和平影都、嘉定影剧院等34家展映影院开设了行李寄存服务,方面拉着行李箱来沪观影的观众;一边顾及长三角影迷就近观影的需求,将“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影片展映同步安排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的影院进行。
“电影之城”敞开怀抱,拥抱中外影迷。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告诉记者,时值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5周年,上影节也要继续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全方位提升影迷观影体验,“开票那天,一小时出票量达35.5万张,但仍有不少观众与心仪场次失之交臂。于是,我们在开幕前再次推出了《锁麟囊》《2001太空漫游》等加场票,满足大众需求。”
从6月14日的首日放映情况来看,新片首映与经典再现仍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的两根主脉络。今年上影节将第一束高光聚焦在《里斯本丸沉没》,这是该片的全球首映,也是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开票后最快售罄的影片之一。据统计,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的影片比例比去年提升了25.5%。
观众在上海影城的巨幅排片表前拍照留念。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同时,上影节坚持赓续城市文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为郑大圣、崔轶导演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一红色经典屡次被改编成艺术作品,1958年由孙道临主演的同名电影成为中国影史佳作,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排的同名舞剧常演不衰。此次焕新故事表达的舞剧电影,在以红色为最鲜明底色的上海,从银幕到舞台又回到银幕,画出了一道艺术的螺旋。
据悉,6月15日进行世界首映后,该片还将出现在“城市·光影: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展映单元中,与更多观众见面。
头图为开幕首日,观众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主海报前合影留念。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