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之红色舞台作品展演活动之一,5月27日上海解放纪念日当晚,上海爱乐乐团在上海大剧院以大型音乐会的形式,推出一场全新编排的“红色情怀”文艺党课。
本场音乐会曲目编排独具匠心,涵盖了吕其明、金复载、奚其明三位生长在新中国红旗下、扎根上海多年的作曲家的六部经典作品,包括吕其明改编的钢琴与乐队《红旗颂》、重新修订的管弦乐序曲《雷雨》和弦乐小品《喜悦》,金复载的《喜马拉雅随想曲》、二胡协奏曲《春江水暖》,以及奚其明的抒情音诗《向往》。
其中,钢琴与乐队《红旗颂》由钢琴家孔祥东担纲独奏,《春江水暖》则由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呈现。首演的新版管弦乐序曲《雷雨》是吕其明第一次用现代派作曲技法,将戏剧冲突转化为音乐,在《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之际带领观众重新走进经典。
整场文艺党课通过“攀登、时代、向往、红旗”四大主题,带领观众在红色旋律中感悟上海城市精神,集中展现了老一辈音乐人把心交给祖国的赤子情怀,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历史上,上海爱乐乐团孕育和诞生了诸多红色经典,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先生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更是起源于上海爱乐乐团的团址(武定西路1498号),这也是乐团常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红旗颂》自1965年首演以来,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历程,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深情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旋律激昂、节奏雄壮,成为了新中国乐坛的标志性作品。
据悉,上海爱乐乐团还计划在国庆节前将《红旗颂》的八个版本整合成一套双黑胶唱片并出版发行。这八个版本不仅涵盖了多种乐器组合,还展现了各异的演奏风格,旨在全方位呈现《红旗颂》的丰富内涵与多元魅力。
头图为演出现场。上海爱乐乐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