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苏河半马活力起跑!七千跑者狂欢背后是城市人文脉搏的跃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4-03-24 16:11

摘要: 一场马拉松,点燃一座城!

一场马拉松,点燃一座城!


3月24日清晨,2024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在普陀区拉开帷幕,7000名选手在微风细雨中向着春天奔跑,98.67%的完赛率为申城火热的马拉松月画上了完美句点。


一个月内三场半马,吸引国内外数万名跑者争相来沪狂欢,这个春天,声名远扬的上马系列赛已经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宴、一项全民健身运动,更是一座城市激昂奋进的生动写照。顺着那蜿蜒的苏州河水,拨动着魔都的人文脉搏。


火到一签难求

上马系列赛报名堪比春运


从1981年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以来,路跑赛事在我国落地生根已经超过40年,2010年后更是大爆发。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从2014年的51场火速扩张到2019年的1828场,5年激增了30多倍。


今年,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更是遍地开花。记者查询发现,就在3月24日上海苏河半马举办当天,全国还有12场马拉松赛正在武汉、南京、无锡、重庆等地同步进行。


参赛者在冲线瞬间庆祝。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而在上海,整个阳春三月更是变身为“马拉松月”,从长宁的女子半马到6岁的静安半马,再到普陀苏河半马,几乎周周有赛事、全城在路跑。根据赛历,即将到来的4月份,上海还将迎来“金标”上海半马、“G60”佘山半马等。


参与人数也让人惊叹。据组委会透露,本届苏河半马的规模为7000人,但两个月前报名通道开启后,很快就涌入了2万余人争抢。刚刚结束抽签的上海半马,去年的报名人数高达8万,今年有望再创新高。而上海马拉松更不必说,去年17万人的预报名人数,盛况犹在眼前。


许多路跑爱好者调侃,如今申城的马拉松火热程度堪比春运,特别是像上马这样的国际田联白金标赛事,中签率仅在13%左右。不过,“一签难求”虽然让许多人望“马”兴叹,但这背后也预示着我国跑马人群的逐渐壮大,越来越多人加入路跑大军,意味着体育运动正在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高品质助力新纪录

专业赛事保障获洋教头点赞


当然,刚满两岁的苏河半马能够在3月密集的马拉松赛季里脱颖而出,背后离不开组委会在“上马品质”的高标准下打造的一套多维度、全覆盖、快响应的保障体系。


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出申城的用心——据官方统计,本届苏河半马赛道沿途设置了各式补给站,自5公里起,每5公里就有一处饮水饮料站;考虑到赛事当天温度较高,组委会还在沿途设置了2处冰站、5处喷淋站;21公里21个医疗点位,15辆救护车和100余位医护人员随时随地保驾护航;还有分布在起点、检录、完赛包发放等不同岗位的875名小马达,上海举全城之力为赛事织起了一张专业、贴心、完善又温暖的保障网,让中外跑者们宾至如归。


埃塞俄比亚选手塔迪力·徳米西·伊梅尔率先冲线夺冠。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最终,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塔迪力·徳米西·伊梅尔以1小时02分53秒的成绩第一个冲过位于半马苏河公园的终点线,勇夺男子组桂冠的同时,他也刷新了赛事纪录。女子组冠军同样被埃塞俄比亚选手恩那特奈施·瓦利里根·塔迪西获得,她的成绩为1小时15分17秒。


去年首届上海苏河半马的冠军跑者马瑞今年也再次来沪参赛,并以1小时04分21秒的成绩摘得了一枚银牌。尽管没能卫冕,但马瑞依然收获满满。“第二次踏上魔都赛道,我觉得自己更加自信从容了。不止为PB,在奔跑中不断战胜过去的自己,本身就是胜利,这或许也是越来越多人爱上马拉松的原因。”马瑞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7000名跑者中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是上海海港队主教练穆斯卡特。今年51岁的他趁着中超间歇期,忙里偷闲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半马。“体验非常好,赛事保障也十分完善。我想,这样的马拉松赛可以让人们用一种愉快的方式认识一座城市,所有人都充满活力,21公里的距离也让我看到了上海的别样风采。”


“流量”转“留量”

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洋教头的一番话道出了上海马拉松持续火热的另一个原因,即隐藏在赛事背后的城市竞争。短期来看,一场马拉松赛事能够直接带来参赛者、观赛者、陪同者等众多人口的涌入,促进交通、餐饮、住宿等一系列消费活动的产生,从而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


跑者们正向着终点线全力冲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此次苏河半马开赛前,从江西远道而来的路跑达人申旭就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许多人参加马拉松不只是为了比赛,更像是一场旅行。比如我来上海之前会事先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饮食,等到比赛结束后再玩两天,一次赛事的花费基本在2000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场马拉松能够吸引1万人来算,那么一场赛事至少可以让一座城市进账2千万。”


申旭给出的数据只是缩影。事实上,根据去年上海发布的《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2023年上海马拉松赛充分展现了消费拉动效应。其中,2023年上马的直接经济影响高达7.01亿元,产出效应达20.12亿元,对旅游产业的拉动效应达7.69亿元。这意味着,跑者们在赛道上全力冲刺的同时,赛道之外,文体商旅也正深度融合,体育赛事的“流量”悄然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将助推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更重要的是,作为体育比赛中少有的穿越大街小巷、渗透进城市“毛细血管”的大众运动,近年来,马拉松赛事更是日益成为了展示城市形象和人文风采的重要窗口。比如此次上海苏河半马,21.0975公里的赛道沿途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景观;既有现代化的商业场所、地标建筑,又有红色旧址、革命圣地,参赛者奔跑其中,不仅用脚步丈量了“半马苏河”的人文绣带,沿途的阵阵加油声,更透着全民健身带给这座城市居民的幸福与荣耀。


而当狂欢过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模样。


头图为2024上海苏河半马进行中。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广东音乐对话江南丝竹!国潮风4月...

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3月26日启幕...

350余人阵容空前,创下上交音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