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各级俱乐部近两年生存比较困难的背景下,1月3日,中国足球协会对外公布了职业俱乐部政策调整的文件,提出有条件接受职业俱乐部的异地迁移,取消新升级俱乐部在升级一年内不得进行重要股权转让的限制,允许俱乐部在2024-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
前两年,中国足球开始施行中性名政策,但因为恰逢多家俱乐部运营出现问题,缺少了冠名政策之后,俱乐部少了一笔重要收入,投资方因为缺少曝光度,投资足球的意愿也是明显降低。
《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和球队名称管理规定(试行)》在职业俱乐部球队冠名方面的调整为:俱乐部名称坚持非企业化(中性名),允许俱乐部在2024-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文件还规定,俱乐部所属球队不得接受俱乐部股东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包括与其相似的汉字或词组)的冠名;不得接受博彩、烟草等赞助商的冠名;一支球队仅可接受一个赞助商的冠名;不同俱乐部的球队不可被同一赞助商(包括其前十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冠名。
以上海的两支球队为例,在政策调整后,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俱乐部可以依旧采用原俱乐部名称。但两支俱乐部下属的一线队或许可以加上冠名,比如××海港队或者申花××队。海港俱乐部下属的U21队在去年取得中乙联赛参赛资格,他们也可以获得冠名。
此外,《中国足球协会男子职业足球俱乐部变更注册会员协会及股权转让规定(试行)》在异地迁移、股权变更等方面的调整为:一是有条件接受异地迁移;二是取消新升级俱乐部在升级一年内不得进行重要股权转让的限制;三是适度放宽对转让方、受让方的资格审查要求,更好地适应俱乐部股权多元化改革的要求。
中国足协为帮助中超、中甲俱乐部优化内部人员竞争,配合相关俱乐部队逐步适应亚冠外援新规,决定分别微调这两级联赛的外援使用办法。具体方案为:中超外援政策将由往季的“7654”政策调整为“7655”政策,即每队全季累计可最多注册7名外援、同时至多注册6人、每场比赛可最多报名5名外援、同时最多登场5名外援;中甲联赛外援政策由往季的“4332”调整为“4333”,即每队每场比赛最多可报名3名外援、同时最多登场3名外援。
头图为2023赛季足协杯比赛场地。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