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对手的竞争力有限,比赛只是两位中国选手之间的较量,还会精彩吗?中国跳水队的两位小姑娘证明,不仅有悬念,还会令人大呼过瘾。在10月3日结束的一场杭州亚运会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与陈芋汐交替领先,表现堪称梦幻。凭借最后一轮的出色表现,全红婵力压陈芋汐,以不到3分的优势逆转夺冠。
亚运赛场真正的“顶流”
女子双人10米台联手摘金,女子10米台巅峰对决,早已成为全红婵、陈芋汐参加大赛的常态,杭州亚运会也是如此。两人首次世界大赛交手是在东京奥运会,当时全红婵击败陈芋汐,成为那年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奥运冠军。
进入巴黎奥运周期,两人从2022年开始搭档女子双人10米台,单人项目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陈芋汐以0.3分的优势击败全红婵,获得女子10米台冠军,跳水世界杯赛场,胜出的同样是陈芋汐。2023年福冈世锦赛,陈芋汐依旧发挥稳定,再次战胜全红婵,实现世锦赛3连冠。
全红婵接受采访。新华社图
正是因为这样,在这个讲究流量的年代,全红婵和陈芋汐的“神仙打架”就是亚运赛场真正的顶流。杭州奥体游泳馆原本就是本届赛事的热门场馆之一,因为两位小姑娘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热闹。
即便之前中国游泳队金牌“大批发”的时候,游泳馆都没有对记者限流,但每逢全红婵和陈芋汐出场比赛,场馆采取了只能50名记者进入混采区的“限流”措施,导致不少记者下午两点多就开始排队,要知道,两个人的比赛在晚上5点半才开始。
比赛进程一波三折
而在场馆之外,不少的观众也是明确为了全红婵和陈芋汐而来。有一位从上海的观众表示,相比于全红婵的天才和天分,陈芋汐的坚持更加令人感动,“她克服了发育期带来的困扰,在东京奥运会和后来的世锦赛上都有出色发挥。而且,全红婵能够带来高难度的动作,发挥会偶有失误,陈芋汐却总是很稳定,这一点让人很佩服。”
全红婵入水。新华社图
比赛进程与这位观众的观点近似。前两跳过后,全红婵领先陈芋汐22分。其中,全红婵在第二跳上演了7名裁判全部打出10分的满分表现。这一跳引发现场最为热烈的欢呼声,中国香港体育代表团的团长霍启刚也来到现场,不禁为这一完美惊呆,使劲鼓掌祝贺。第3跳,陈芋汐展现出自己更为稳定的特点,将分差缩小至12.7分。第4跳,陈芋汐再次拿出稳定表现,全红婵则有些失误,陈芋汐实现反超,领先全红婵5.45分。
关键的最后一跳,两人的动作均是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先登场的陈芋汐得到86.40分,最后登场的全红婵顶住压力,得到94.40分,成功逆转比赛,现场爆发出热烈欢呼声。
陈芋汐在比赛中。新华社图
至此,全红婵获得了杭州亚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女子10米台两枚金牌。在亚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项目上,自1974年至2023年,中国选手实现13连冠。
回应两年间的变化
全红婵的此次获胜,也是近两年来,她少有战胜陈芋汐的一次。在巴黎奥运会周期的世界赛事中,陈芋汐在单人项目上的荣誉更胜一筹。2022年世锦赛、2022年世界杯、2023年世锦赛、2023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都是陈芋汐拿到了单人10米台冠军。
赛后,获胜的全红婵被抢到记者的50名记者团团围住。为了让全红婵开口说话,一位记者想尽了办法,问的都是全红婵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说身高、体重多少,这位单纯的小姑娘以“不知道”“秘密”来回应。
全红婵在比赛中。新华社图
相比于东京奥运会,全红婵也正在进入发育期。她表示,自己的身高有长,体重也有增加,做动作时会稍微有些困难。最后,全红婵只能以比心的方式,赶快离开了混采区。
这两位运动员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促进,对于中国跳水队无疑是一个积极的现象——中国跳水协会主席周继红表示,“她们俩不是说谁更好,而是都很好,都很努力,就看比赛中见分晓。两个小运动员水平都很高。”
陈芋汐也表示,“我们俩是良性竞争,互相督促和进步,才能使得自己的水平提高。如果是只有我或者她一个人,很有可能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头图为全红婵。新华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