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从1990到2023,我和亚运会撞了个满怀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3-09-23 19:30

摘要: 两代人的亚运记忆,虽然滋味各异,却又一脉相承。

杭州亚运会的脚步声近至耳畔,9月23日晚,当亚运之火第三次在华夏热土上点燃,相信不少人的亚运记忆都被悄然勾起。将时钟的指针拨回1990年,那是我与亚运会的初次“相遇”。


那一年,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国际大型运动会,在距离北京600公里外的山东,我们的小家庭也迎来了新生命,作为“亚运宝宝”的我出生了。因为全家人酷爱体育,也为了纪念这一盛事,父母特别给我起了个充满寓意的名字——“亚会”。


这是一种特别的缘分,让我从小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33年前,《亚洲雄风》极具穿透力的歌声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响起,从此成为了我们家那台老式双卡录音机里的固定“节目”,而那只手持金牌、右手大拇指点赞的大熊猫“盼盼”更是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后来,时间的齿轮很快转至2010年,广州接过亚运会的接力棒。跳水奥运冠军何冲在海心沙岛,用点燃中国爆竹的传统方式再度点燃了亚运之火。当年那个懵懂的小孩,也在大学校园的屏幕上隔空见证了这一时刻。也是在那天,一个关于体育记者的梦想在我心里开始发芽。


如今13年过去了,来自1990年北京的火种延续到了2023年的杭州,这里成为了中国第三座亚运之城,我也终于迎来了圆梦时刻,将以一位报道者、传播者的身份现场见证这场运动盛宴。


亚运年出生的记者与北京亚运会纪念品合影。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在各大赛场记录各国运动健儿的精彩瞬间,用文字讲述他们拼搏奋斗的故事,这些赛场内外的难忘时刻和小小碎片,如同多年前北京亚运会之于父母那样,也将生长为我们这一代人心里的“记忆年轮”。


其实,从1990到2023,从北京到杭州,33年时光荏苒,像我们这样的小家庭还有很多,两代人的亚运记忆,虽然滋味各异,却又一脉相承。因为在那时光的刻度背后,是一个个小家幸福指数的提升,更是泱泱大国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而我有幸从1990年走来,在家门口亲历三届盛世,与亚运撞了个满怀!


头图为劳动报记者马亚会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摄 影:王卫朋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视频|中国女足首战16比0大胜蒙...

国潮灯会点亮海派中秋,百年弄堂上...

组图丨亚运首日封开售,杭州元素满...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