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上海民族乐团和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联合出品的驻场演出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即将在今年暑假(7月7日-8月5日)开启第四轮30场演出。3月15日,记者从上海音乐厅获悉,第四轮“海上生民乐”的早鸟票已经开售。
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自2021年10月20日首演以来,经过了两年三轮的不断打磨升级,交出了令新老观众满意的“成绩单”。首轮积累的口碑也在后续演出中持续发酵。据了解,目前《海上生民乐》三轮驻场、70场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达到了7成。
“连续的驻场演出,让海派民乐的美誉度、知晓度、影响力,有了一个质的提升。”而对《海上生民乐》如此火爆,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却并不意外,因为这是她和乐团近年来一直秉承的创演理念:民族音乐、国际表达、当代气质。
这一点,无论从作品内容还是演出形式上都可见一斑。比如箜篌、阮、笙、筝等七种乐器奏响的《山水》,背景画面是上海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元代画家钱选的《浮玉山居图》;古老唢呐吹奏的《穿越》,和电声乐队在光影下诉说出传统与当代的同频共振;还有古筝弹拨的《墨戏》,配以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中国舞的水袖身姿,让整个舞台刚柔并济、虚实相生。
可以说,《海上生民乐》驻场演出既打破了民族音乐会的传统观演模式,同时又立足中国音乐文化,采用了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民族乐器,并融合书法、国画等多个文化元素,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拓展着表演场域的边界。
而多样化的演出阵容、全新的视听呈现,也带领观众走进了海派民乐新纪元。千年国乐背后的文化魅力与当代美学,更是引得不少观众二刷三刷。上海音乐厅的工作人员们记得,《海上生民乐》每轮驻演总会有身着汉服的观众前来打卡,成为剧场一景。
上海民族乐团透露,即将呈现的第四轮驻场不仅将完成百场演出之旅,还会比第二、三轮更加精彩、精细、精致,希望带领更多观众一同感受当代国乐之美。
据悉,第四轮《海上生民乐》将有多轮票务优惠政策。3月15日至4月6日,第四轮“海上生民乐”早鸟票发售。除此之外,因为四轮驻场恰逢暑期,《海上生民乐》也将推出半价学生票。
(上海音乐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