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9日,距离除夕还有两天,上海交响乐团“2023新春音乐会”由驻团指挥张洁敏执棒,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如约响起,周天的《升华》、陈其钢二胡协奏曲《悲喜同源》、李从军钢琴协奏曲《李白》和俞极的《丝路·颂》,四部中国作品依次奏响,为申城观众送上了一份新春音乐“大礼包”。
作为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意味着团圆。三年“就地过年”后,兔年新春,不少在外漂泊的异乡人终于能回家与亲人相聚。而在上海,自2016年“新春音乐会”创办以来,每年岁末听场音乐会也成了不少市民的过年仪式。
过去7年里,笙、古筝、马头琴、竹笛、二胡、琵琶等多样民族乐器,先后在新春音乐会的舞台上奏响了几十部由不同时代的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乐曲,让观众在音乐厅里也能体味浓浓的中国“年味儿”。
今年的新春音乐会,在青年作曲家周天创作的《升华》中拉开帷幕,这也是该曲的亚洲首演。随后陈其钢的《悲喜同源》响起。据了解。《悲喜同源》主题取材自古琴曲《阳关三叠》,曲谱依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就。
作为2018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中选手的必演中国作品,《悲喜同源》最初是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此番新春舞台上呈现的则是由作曲家改编的二胡版本。舞台上,青年演奏家陆轶文不仅要拉奏一把二胡,还在演奏期间不时换上低音二胡,以扩展至与小提琴的最低音相近的音域。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上还奏响了两首世界首演的曲目,其中一首是李从军为纪念李白诞辰1320周年而作的钢琴协奏曲《李白》,作品分为“天马行空”“盛世唐朝”“羽化成仙”三个乐章,诗人饮酒后飘然陶醉、诗兴大发的场景,瑰丽动人的意境从钢琴家谢静娴的黑白琴键上跃然而出,引得现场掌声阵阵。
另一首则是青年指挥家、作曲家俞极创作的交响套曲《丝路·颂》,作曲家同样用三个乐章,串起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差异和风土人情,以音符跨越时空和国度,表达了不同民族背景下共建美好生活的期许。
除了音乐厅里的现场演绎,此次“兔年”音乐大礼包里还包含了不少线上惊喜。记者了解到,从大年初一开始,观众就可通过上海交响乐团视频号线上观看“2023新春音乐会”的分期放送。
大年初二、初六下午两点,还有两场“金弦贺岁,玉兔迎春——上海交响乐团迎新春系列室内乐”音乐会,市民观众也可以约上亲朋好友到衡复风貌保护区听场音乐会,或者登录乐团视频号在云端与音乐会现场同步“闹”新春。
而随着“中国年”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浓浓中国风的新春音乐会在国外也颇为盛行。早在2012年,纽约爱乐乐团就在余隆的倡议下创办了“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并将其纳入了乐团音乐季之中。
据纽约爱乐官网显示,2023年1月31日,余隆将再次指挥纽约爱乐的“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为纽约观众奉上李焕之的《春节序曲》、谭盾的《敦煌·慈悲颂》、伯恩斯坦的《西区故事》等中西经典,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上海交响乐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