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钢琴家薛颖佳、“00后”青年指挥金郁矿、法兰克福头盔乐队等陆续登场,1月9日晚,以“回到未来”为主题的上海音乐厅2023音乐季正式揭开神秘面纱。1月至7月,五大板块、288场演出及活动轮番献演,全新原创作品《百鸟朝凤》也将首度亮相。
国际名团有望回归
原创新作《百鸟朝凤》5月来袭
众所周知,近年来,上海音乐厅在原创制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从全国巡演屡获好评的音乐剧《四两青春》,到两部音乐舞蹈剧场《水腔》和《逆时之旅》,除了为乐迷们引进经典外,上海音乐厅也努力实现从码头到源头的转变。
新乐季里,上海音乐厅全新打造的原创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就将在今年5月与观众见面。据了解,该作的主创团队汇聚了青年艺术家刘晓邑、青年作曲家王宇波、青年编剧王泺锡等,演员们将以创意肢体表演与音乐演奏呈现来描绘都市人对美好生活与绮丽自然的向往梦境。届时,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情景将亮相上海音乐厅B2音乐立方,带领观众一起感受人与自然世界的神奇互动。
不仅如此,由上海民族乐团与上海音乐厅联合出品、经过两年三轮不断打磨升级的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也将在今年7月至8月四度回归,开启最后30场驻演。
更让人欣喜的是,随着国家入境政策的调整,上海音乐厅也第一时间与国外的音乐家和团体进行了联系。据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透露,新乐季里,国外艺术家有望回归音乐厅舞台。“他们曾经在这里创造过许多精彩瞬间,只要时机成熟,我们就会第一时间邀请他们来上海。”至于第一批重返的神秘嘉宾是谁?方靓卖了个关子,她希望与观众一起在2023年共同揭秘。
多部作品全国首演
古典、国乐多元呈现
除了原创新作和驻场演出的特别呈现,2023音乐季还涵盖了“古典”“多元”“国乐”等板块。其中“古典”类板块将迎来中国古典乐坛的多位名家新秀陆续登场。曲目涉猎最广泛的钢琴家之一薛颖佳、曾闯进“肖赛”最终决赛的饶灏、青年低音提琴演奏家钱博文等,他们将在舒伯特逝世195周年、勃拉姆斯诞辰190周年之际带来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同时还有多部作品在2023乐季全国首演。
4月30日,金郁矿、赵晓鸥、Enrico Calini三位不同年龄的指挥家还将携手新古典室内乐团,合作演奏包括较少被观众关注的作曲家泰勒曼、普塞尔的作品,以及莫扎特较为冷门却同样精彩的早期习作,为乐迷们呈现别样的音乐之声。
“多元”板块将在3月迎来第六季“乐∞(乐无穷)”系列音乐会,从因疫情延期的“清醒梦?睡眠派对氛围音乐会”到爵士钢琴家黄健怡的“浮游月上”独奏音乐会,还有黄野的“即兴时空室内乐音乐会”以及“从峡谷到星空——超律体音乐会”,4台不同类型的演出将带领观众探索音乐创新的无穷可能。
国乐方面,第六季“玲珑国乐”将以“探寻与生长”为主题,在1月至7月围绕琵琶、二胡、阮、打击乐等呈现多场音乐会,解锁国乐的多重新玩法。因疫情延期的“东风祝乐——自得琴社春日音乐会”“月下云影——吴玉霞琵琶音乐会”和“梦了个梦——沉浸式国风音乐剧场”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与观众见面。
艺术教育全面升级
全厅将被进一步“打开”
此外,2023年,上海音乐厅“艺术教育”板块同样全面升级,旗下“音乐午茶”“大师公益”“家庭音乐会”“八音小课堂”“音乐厅见习主理人”等品牌将进一步被整合,并打造一系列户外音乐会,在普及音乐的同时,也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展现的平台,为市民们营造以乐会友的人文社交圈。
方靓告诉记者,“2023年对90多岁的上海音乐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从演出内容到建筑可阅读,全厅都将被进一步打开。”从大厅与B2音乐立方的丰富演出到不定期的剧场展览参观,从“海上蓝”下午茶到覆盖各个年龄层的艺术教育活动,再到4楼的艺术新空间,“我们希望音乐厅的各个场域都有自己专属的内容,项目贯通全天,让观众们从早到晚都可以在音乐厅感受艺术魅力。”
就像发布会现场呈现的上海音乐厅全新logo一样,通过建筑内部“海上蓝”的主题色,以韵律的形态堆叠出音乐厅历史外墙的一砖一石,既有音乐属性,又表达了建筑可阅读的理念。“2023年,我希望更多中外艺术家可以在这里完成多元的艺术碰撞,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鲜、精彩的观演体验。”方靓说。
(上海音乐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