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发布,近三成影院年票房不足百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3-01-02 16:49

摘要: 整体产值和场均效益双双下降,再加上经营成本的积压,近三年来,片方和影院陆续采取了热门档期提升票价的策略。


2022年,全国电影票房以300亿元收官。日前,猫眼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回顾了过去3年国内电影市场的变化,并盘点了各类影片的表现异同。


影院数提升,1/3影院年票房不足百万


报告显示,2020-2021年,复工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复苏势头良好,但疫情的反复成为了阻碍产业加速运作的重要原因。2021年暑期档、2022年春秋,多部热门影片未能如期上映、多个热门档期未能充分发挥,“不确定性”成为了过去3年行业内外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2021-2022年均场次1.1亿与3年前持平,但这与影院及银幕总数的增长并不相匹配。 据了解,2021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银幕总数突破8万块,高居全球第一。2022年,中国内地影院总数也超过1.2万家。



然而,贡献全年票房的主力影城却由1000万-2000万区间,转移至了100万-500万区间。至2022年,年票房在100万-500万的影院贡献了全年半数票房,1/3影院的年票房甚至不足百万,这意味着行业根基的风险在提升。


票价上涨,缺少影片是核心原因


整体产值和场均效益双双下降,再加上经营成本的积压,近三年来,片方和影院陆续采取了热门档期提升票价的策略。从2022年元旦档开始,部分国产电影非特殊厅的最低结算价就提升至35-40元,影院在热门档期也会提升一定价格,这使得观众在档期观影时对“涨价”的感知显著。


不过,从部分小长假档期的影院售价来看,电影票价格的制定仍属于依赖供需的市场行为,近三年客单价的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供给数量下降所致,也就是缺少影片才是票价上涨的核心原因。



报告显示,三年来,疫情对行业上游生产情况的影响是显著的,故事片备案数量由2017-2019年的3000部左右下降至2020-2021年的2500部左右,截止至8月,2022年故事片备案数较2019-2021年同期也有30%的下降。备案环节减产,进而导致了近三年来国产电影总数只有2017-2019年的八成,而且疫情导致的新片断供期,对市场的影响还将持续。


一年只看1部电影观众比例升至六成


在观影习惯方面,报告显示,2020-2022年影片供给总数下降,不过头部电影数量保持较好,稳定输出大盘半数以上的票房。


同时,头部稳定、腰部不足也使得观众的观影选择向头部极少数影片集中,一年只看1部电影的观众比例提升至60%。


加之头部电影在疫情以来,更倾向选择票房产能更高的热门档期,进而一年只观看一部电影的增量观众也自然向热门档期集中,这使得非档期及腰部电影的吸引力下降,不利于日常观影习惯的培养。



国产大制作崛起,家国情怀诞生爆款


不过,在诸多影响之下,也有好消息传来。记者注意到,2022年电影市场头部电影各量级分布比较均衡,《长津湖之水门桥》《独行月球》两部工业大片分别领跑上下半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占据20亿票房区间,避免了2021年票房榜断层的情况,《人生大事》《万里归途》《奇迹·笨小孩》等则展现了剧情电影的商业潜力,而《侏罗纪世界3》《阿凡达:水之道》等好莱坞动作冒险电影仍具有丰富观影选择的重要作用。


同时,2020年以来,虽然影片整体数量下降,但是头部工业大片的质量仍有保证,其与家国情怀的结合也充分地调动了观众的泪点,形成了本土商业大片的中国特色。


许多观众或许还记得,2017年《战狼2》的诞生,不仅极大提升了中国电影市场单片票房的上限,更是展现了中国电影行业制作水平的飞跃。从那之后,《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各类题材的影片,也都实现了中国电影在多种题材制作领域的突破,观众对于国产大制作电影的好评并不逊于好莱坞顶级大片。



此外,票房在1-10亿之间的中体量电影,也发挥出更强的题材优势,在宽松档期跑出长线。比如今年上映的农村题材电影《隐入尘烟》,首日仅有34万,上线视频平台之后二次发酵,最终拿下了1.09亿的票房。《隐入尘烟》的成功也许难以复制,但在2022年,一部已经登陆视频平台的小众佳片,在观众的口口相传下、院线票房破亿,无疑为文艺电影创作者们带来了莫大的信心。


(猫眼研究院供图)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沈腾、易烊千玺双男主共破迷案!张...

经典重现,亚洲首映!《瓦尔特保卫...

《保你平安》临时撤档,《阿凡达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