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佩秋先生的入室弟子任珮韵作品集《雅琴风华:秋艳》近期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昨天,龚心瀚、陈燮君、毛时安等学者在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旗舰店,围绕《雅琴风华:秋艳》中的部分作品所体现出对宋画的“守正与创新”展开座谈。
座谈会上,陈佩秋先生的入室弟子任珮韵从自己的绘画经历出发,讲述了如何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守正及对宋画的发展与创新历程。她认为中国画的创新应当以六法精论为路径,使艺术作品保持无可替代的特有的民族性和时代气息,追求画面的精致与宏大,坚持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发展观。她认为画家应接续先人的文脉,走入自然去写生和创作。
座谈会上还播放了基于任珮韵女士的新作《秋艳》制作而成的动画视频,与在场嘉宾进行了分享,以期能通过这种“守正创新”的方式让观者置身自然、享受自然,从而激起更多的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雅琴风华:秋艳》收录了任珮韵十年来创作的近百幅中国画作品。全书共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花信鸟语、山水清音、写照传神、天骨遒美,这是任珮韵对自己数十年宋画临创经验的总结。她希望能以此书创造性地呈现出宋画工笔与写意高度统一的视觉表现,让观者仿佛能置身自然、享受自然,从而激起更多的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陈佩秋先生生前曾对任珮韵所临创的宋人花鸟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时常夸赞她的刻苦精神:为了研究宋画,任珮韵甘愿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去临摹赵伯驹的手卷《江山秋色图》。
会场同时展出了任珮韵女士近期创作的14幅中国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