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发布,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进一步上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2-11-21 18:45

摘要: 市民参与方面,2021年,上海市、区、街镇三级投入全民健身人均日常工作经费为43.4元。

11月21日,《2021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修订了上海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指标体系,将原先的“300指数”升级为“600指数”。从数据来看,本市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9.0%,比2020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


每年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发展状况评估是上海体育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推动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的一项重要举措。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新周期上海全民健身发展“600指数”由“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健身指导”“体质健康”以及“市民参与”六个单项指数构成,共包含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以及53个三级指标,其中每个一级指标各100分,合计600分。


《2021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市全民健身“600指数”为454.3,其中健身设施61.3,健身组织73.3,健身活动81.3,健身指导79.5,体质健康83.4,市民参与75.5。上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本市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均有所提升,市民总体健康水平良好,市民满意度较高。


健身设施方面,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4平方米,比2020年人均2.35平方米增加了0.09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有市属、区属公共体育场馆68个,都市运动中心6个,建成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871条、市民球场2797片、社会足球场706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7797个,建成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10个、智慧健康驿站238个、职工健身驿站20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40个,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了城乡社区全覆盖。



受访市民体质优良率76.6%


健身组织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1285个,体育健身团队65559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26.9个。全市共建有社区体育俱乐部数量159个,街镇覆盖率为74.0%。


健身活动方面,2021年,上海创办了首届长三角体育节、上海社区健康运动会等全新品牌赛事,并由全市各级体育部门牵头举办了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6032场,共有971万人次参与。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共举办赛事活动6121场,共有870万人次参与,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健身指导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62086名,占常住人口2.5‰。上海市级社区体育配送线下场次为9742场,服务人群达221269人次,线上场次为21场,受益人群达12967422人次;区级社区体育配送线下场次为3488场,服务人群达131026人次,线上场次为14场,受益人群达483421人次。此外,本市进一步深化“体医养融合”人才培养,试点和推广运动健康师培训。


体质健康方面,到2021年底,本市共建有区级体质监测指导中心15个,社区体质监测街镇覆盖率为74.0%。2021年全市共为206184位成、老年人进行了体质测定,其中达标率98.6%,优良率76.6%。


市民参与方面,2021年,上海市、区、街镇三级投入全民健身人均日常工作经费为43.4元。市民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指数为81.2分。本市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9.0%,比2020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国唯一一家!中高协全民健身示范...

脊柱畸形筛查已成中小学必检项目!...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与治疗?专家教你...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