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变小了,但是更香了!”上海书展的“闹钟”再次响起,是阅读情怀的美好延续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2-11-18 11:55

摘要: “浓缩的就是精华!”

暂别一年,又因疫情延期之后,众望所归的2022上海书展今天(11月1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尽管本届书展的举办时间缩短了、物理空间缩小了,但出版社都带来了各自的精品。举办至第十八届,上海书展这位老朋友曾被市民读者亲切地称呼为“闹钟”,提醒大家收拾心情、重拾书本。如今“闹钟”再次响起,但是一个还远远不够!全民阅读的氛围与书香早已浸润到日常生活之中。



阅读是日常,书展则是情怀和链接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的前提下,2022上海书展的“虽迟但到”,让很多爱书人大感意外和惊喜。尽管本届书展面积减少,时间也从往届的7天缩减为5天,读者需完成线上实名预约与防疫申报,并需要全程佩戴N95/KN95口罩,但申城的阅读热情依旧不减。自15日线上预约平台开通以来,入场名额很快被一抢而空。


“以往书展天气都非常炎热,大家要穿过很长的凉棚,吹着降温喷雾排队进场,现在办的好处就是不会酷暑难耐了,温度也适宜,感觉蛮新鲜的,逛展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读者王女士向记者表示,作为上海书展的“老朋友”,阅读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习惯,但书展更像是一种“情怀”和“链接”。自2015年以来,王女士几乎每一届都不曾缺席,对于今年这场堪称“史上最特殊的一届”,她也有自己的期待:“浓缩的就是精华!虽然规模小了,但是更‘香了’。”



踏上红毯打个卡,“逗点”首次迎客


在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2号口入场处,醒目的2022上海书展logo和鲜红色的地毯吸引了不少读者在此打卡拍照。位于喷水池广场一侧的书展历程展示区,展板回顾了过去十七届书展和“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1系列活动,记录下每年的重要时刻。踏上标记着2004年至2022年每一年份的红毯,读者在步入展厅的同时,也能了解上海书展的发展历程,更增添了一份与书展共同前进的仪式感。


细心的观众很快发现,作为上海书展十八岁的“成人礼”,上海书展的吉祥物“逗点”继去年公开亮相后,也终于在今年的书展现场首次迎客。无论是在展板上、横幅上,都有它顽皮可爱的形象存在。


这位来自“书界”的符号精灵,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标点符号中的逗号。作为上海书展的吉祥物,逗点一方面体现了其与图书、阅读之间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更寓意着知识带给人类的无限可能,代表着上海书展的内在品格和精神追求。主办方表示,相信性格开朗、乐观的逗点作为上海书展的吉祥物,将引领人们徜徉广阔的书海,以阅读的力量创造多彩的文化生活。



规模简约,把更多的位置留给精品


今年上海书展以平安、简约为原则,与往届相比更加聚焦主题并精简规模,主要在场馆设置4个展示展销区域,分别为书展历程展示区、主题展示区、精品图书展览展销区和嘉年华市集区。


走进序厅,迎面看到的是形如“火炬”的中心雕塑及4组主题书架,书架展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及论述、党的二十大文件系列及重点图书、主题出版成果和国家级获奖图书,集中呈现“阅读新时代”的出版发行成果。


主要展区为中央大厅、东西平台及西广场,设置精品图书展览展销区、嘉年华市集区、上海高校出版展区、上海社科文出版展区等。此外,书展在中央大厅设中心活动区,东厢房设室内活动区,西广场设室外活动区,在5天展期内,将举办近百场精彩纷呈的线上线下活动,涵盖新书发布、文化讲座、艺术表演、颁奖仪式等。


“这次书展,我们精挑细选,力求把更多的位置留给精品,留给特色出版品牌,未来希望展示精品成为上海书展的新常态。”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表示。


今年西广场户外的嘉年华市集区,光的空间、泡芙云书店、馨巢书屋、阅外滩书店、二酉书店等特色书店,以及卓弘黑胶、三弄国乐、星光摄影等跨界文创展商,共20余家机构汇聚形成市集,形成了集跨界文化、餐饮服务、咖啡休闲于一体的“阅读+”体验。为志趣相投的读者、作者、出版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意趣的交流场所。



阅读的“闹钟”将在上海四季响起


“今年的书展,各个出版社都还是很积极,我们的读者当然也很积极,终于办了!但我们压力还是很大的。”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接受劳动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徐炯说,往年上海书展总是在8月举办,很多读者把这个时段亲切地称呼为“闹钟响了”,意为提醒大家收拾心情、重拾书本,但在他看来,这既是对上海书展的鼓励,也是一种批评。


“除去了书展那7天很热闹,剩下的358天呢?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让这种阅读的热情更常态化,于是这两年我们也在线上做了很多新的探索。当然,上海书展总归还是上海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闹钟’还是要有的,但是光有一个还不够。”徐炯笑道。


“今年的疫情也在倒逼我们,把书展第一次分成了4个阶段,如果在实践当中检验可行,我们也希望在今后上海阅读推广活动跟上海书展办展模式上做些调整,在8月以外的日子里,分散地举办各种活动,使得阅读能够平均地分布在上海春夏秋冬四个季度。希望读者天天醒来都有‘闹钟’!”


摄 影:颜筱依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入门红毯迎客、拳头产品就位,20...

入馆前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深秋的书香更浓郁!2022上海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