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上劈波斩浪,回归校园是超级学霸!上艇公开赛点燃高校学子的青春梦想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2-10-30 16:49

摘要: 这枚金牌不仅是自己送给母校的生日礼物,也是他为自己拼搏的青春画上的一个圆梦句号。

10月29日至30日,2022上海赛艇公开赛在苏州河上激战正酣。除专业选手外,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战队备受瞩目。他们中有的是超级学霸,有的是大一新生,有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金秋十月,他们以蓬勃朝气在上艇航道上劈波斩浪,尽显当代大学生风采,也用拼搏的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诠释了什么叫勇敢追梦!


运动、学习两不误,

主力桨手还是超级学霸


10月29日下午,随着乍浦路桥上一声鸣笛,2022上海赛艇公开赛正式开桨启航,率先登场的是高校组4.2公里追逐赛。在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中,一身蓝色战袍的上海海洋大学队一举夺魁,其中的主力桨手是队伍元老张泽。


初见这位新科冠军,还没开口,秋日阳光下,那一身黝黑的皮肤和挺拔的身姿便道出了他与赛艇的渊源。“我们学校以‘海洋’命名,一直十分重视水上运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在校内开展了各类划船训练,赛艇队是在2018年复建的。”当时刚刚读大一的张泽成为了首批队员。



因为校内有自己的水域,海洋大学赛艇队平日的训练相对便利。“没有比赛时一周四训,备战阶段每天早训+晚训,每次时长基本在2-3个小时。”看似繁忙,但身旁的队友悄悄告诉记者,赛艇训练并未耽误大家的学习。一个月前,张泽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海洋大学环境学的研究生。


赛场上称霸群雄,回到校园又是个妥妥的学霸。谈到其中的秘诀,张泽坦言,学生自然要以学习为主,但只要平衡得好,运动和学业不仅不会相互耽误,反而会彼此成就。“训练时专注训练,学习的时候就全神贯注,不去想其他的,这样反而会提高效率,做到文武双全。”


用金牌为母校庆生,

为拼搏青春画个圆满句号


其实,像张泽一样的学霸级选手,在海洋大学赛艇队还有许多,此次负责领桨右划的队长胡惠铭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因为毕业实习,胡惠铭没能和队友一起出征。为了弥补遗憾,今年保研后他主动加强训练,终于成功带队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看着胸前金灿灿的奖牌,这位平日里不善言辞的理科男突然感慨万千。“赛艇真的改变了我许多,不只是身体上,还有精神上的双重塑造。能够在家门口拿到理想成绩,希望回到学校后可以更好地推广赛艇运动。”


不仅如此,这枚金牌对胡惠铭来说还有一层特殊意义。“我是学海洋渔业的,经常要去海上实习,短时间内回不来,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高校参加比赛了。”加上今年是上海海洋大学110周年校庆,在胡惠铭看来,这枚金牌不仅是自己送给母校的生日礼物,也是他为自己拼搏的青春画上的一个圆梦句号。


巾帼不让须眉,

汗水是最好的化妆品


当然,上艇赛场不只属于男孩子,在混合八人单桨有舵手比赛中,就有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水上铿锵玫瑰。来自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金瀚枫今年就是第二年参赛了。



“虽然都是拿到了第三名,但对我而言还是不一样的。”金瀚枫告诉记者,去年上艇是她加入赛艇队后的首次大赛,更多的是忐忑和紧张。今年队里来了4个新生力量,已经是“老人”的她肩负起了更大的责任,“训练时帮助新人,赛前分享比赛经验,赛中把控动力桨。”金瀚枫的表现丝毫不输其他男选手。


这就得益于她平日的艰苦训练。队长黄思开告诉记者,别看金瀚枫表面上柔柔弱弱,只要训练起来,她总是最肯吃苦的那个。“居家时线上练体能,返校后积极参与水上练兵,为了补强力量还会主动加练。”



对此,金瀚枫坦言,自己一开始加入赛艇队是为了强身健体,但随着深入了解,已经逐渐爱上的这项运动。“赛艇的训练强度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反而很有趣味性。尤其是团体项目,队员之间的沟通合作让我变得越来越乐观开朗。”


不仅如此,随着上海赛艇公开赛的举办,高校的赛艇氛围也愈加浓郁。“我们队伍5年前成立时只有4个人,去年上艇举办后,今年招募,来报名的就有百余人。”这些变化让金瀚枫十分感动。至于风吹日晒带来的“变黑”代价,这个阳光的姑娘笑着说,爱美的确是每个女孩的天性,但为青春留下的汗水是最好的化妆品。


摄 影:颜筱依,马亚会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视频丨美少女变身俊小生!戏曲化妆...

台上唱一曲给上海的情书,台下乘时...

苏州河上奏响“运动交响乐”!20...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