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一年半的修缮和试运营,上海兰心大戏院金秋盛装回归、正式运营。9月23日,原创都市喜剧《宝兴里》将在其舞台首演,“喜字当头”助阵兰心大戏院的正式回归。
修旧如旧,复刻还原1930年代建造样式
2020年,兰心大戏院迎来大修,有关于它的传奇再度为人津津乐道。它曾是上海开埠至今最早的剧场,解放前作为各国驻沪领事、各界名流的聚会场所,在上海滩独领风骚。梅兰芳抗战辍演八年后的首次复出、音乐家蒋英女士归国后的首场个人音乐会等一系列大家名角的经典剧目都曾登上兰心大戏院的舞台。
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国内外政要元首也曾多次莅临兰心观看文艺演出,这里接待过的各国友人、海外华人不计其数,兰心以名副其实的演出精品剧场享誉全国。90多年来,兰心是上海城市发展、人文荟萃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她浓缩着海派文化的精髓,也承载着上海的城市记忆。
此次修缮修旧如旧,保留了岁月的沧桑凝重。从外立面的泰山砖、花岗石、花式线脚、钢制门窗到富有历史感的转角大门、雨棚、铸铁雨水管以及标志性招牌“lyceum”,都留有时光流转的印记。修缮期间,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团队走遍城建档案馆,严格考据历史资料,复刻了1930年代建造样式,通过3D扫描、数字化建模等技术手段“原汁原味”还原剧场风格。
剧院观众厅圆穹顶,是兰心的一个标志性部位。91年的服役后,其饰面已不复当年,但作为重点保护部位又无法整体更新替换。修缮团队灵活使用现代技术,做好穹顶保护修缮的同时,在关键部位安装监测传感设备对其服役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保障了剧场的安全使用。此外,这次修缮还对观众厅设施全面升级——座位数从681个增加到702个(观众席一层座位438个,观众席二层座位264个)精准排布让人感觉更为宽敞;穿孔吸音板的声学效果也提升了整体的观剧体验。
“喜”气盈门,打造喜剧专属剧场
正式运营之后,观众有望在兰心欣赏更多的喜剧作品。按照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的定位,其将逐步成为一家喜剧专属剧场,集中呈现脱口秀、摩登喜剧、笑语金典、相逢喜乐等主题演出。
其公布的演出清单可谓“喜”气盈门——修缮归来之后,年度大戏都市喜剧《宝兴里》将正式首演;年轻人热捧的笑果脱口秀也将贯穿全年;《椰子兄弟》、《杂拌、折罗或沙拉》将为都市白领带来轻松诙谐的喜剧体验;还有多场儿童剧将带给亲子家庭快乐时光。
此外,兰心大戏院还将成为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喜剧节驻演剧场,将喜剧热潮进一步辐射全城。前期的试运营期内,兰心已经集中上演了多部喜剧和脱口秀,很快就成为了年轻观众的生活据点。接下来,剧场将进一步发挥“主理人”徐峥的优势,甄选和聚合更多优质喜剧内容,并加大对本土原创喜剧的孵化力度,加快涵育喜剧产业生态。
《宝兴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9月23日上演的年度大戏——都市喜剧《宝兴里》,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和上海滑稽剧团联合打造,是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该剧根据宝兴里的旧改搬迁故事创作,讲述弄堂居民们经历了“盼旧改”、“怕旧改”,最终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放下繁华闹市和故土难离之情,实现100%自主签约,自主搬离旧街区的心路历程。
故事的原型——黄浦区外滩街道宝兴里距外滩一步之遥,曾经充满了72家房客的回忆,也上演着旧改中的各种老大难。但在“申城第一居委”的努力下,宝兴里只用了354天破解旧改难题,创造了上海市大体量旧改当年启动、当年收尾、当年交地的新纪录。
《宝兴里》的主创们正是以这条弄堂的旧改历程为灵感,历时近两年的采风,挖掘出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旧改故事,将上海老百姓的生活史还原在了舞台上。
“很有烟火气”,是先睹《宝兴里》居民们的一致评价。上海滑稽剧团团长凌梅芳表示,我们正是希望借“以小见大”的创作方式做出一部“最上海”“最具烟火气”的作品,通过旧改工作展示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去聚焦繁华都市中每一个具象的家庭,将城市文脉中最富有生命情感的画卷展开。
在上海老百姓心中,弄堂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而讲述他们自己故事的《宝兴里》也未演先火。据悉,9月23日-9月25日的5场演出已基本售罄。10月13日-16日,《宝兴里》还将在兰心大戏院增开4场,继续诉说上海和上海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