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游泳项目收官:口咬毛巾头撞泳池壁,他们失去双臂却以梦想为翼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1-09-04 12:26

摘要: 卢冬认为,除了没有双臂,自己的生活和“普通女孩”没有任何区别。

截至9月3日21时,中国代表团在东京残奥会已获得85金52银46铜,牢牢占据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的位置。游泳项目当天迎来收官之战,中国队有4金入账。整个残奥会,中国游泳健儿带来不少感动,“无臂飞鱼”郑涛和卢冬就是典型代表。


郑涛:“无臂飞鱼”梦想为翼


在本届东京残奥会的泳池内,一条“无臂飞鱼”的英姿震惊世界,他用无可争议的表现独揽4枚金牌,而他用嘴咬住毛巾出发,用头撞击终点的场景更是感动了无数人。他就是本届残奥会中国泳军的领军人物——郑涛。


9月1日,在东京残奥会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郑涛获得冠军并打破残奥会纪录。至此,郑涛在本届残奥会上,不仅获得4块金牌,更用4次打破纪录的表现,为4块金牌增添了一道光环。


“无臂飞鱼”,这是人们给予郑涛的美誉。但身边的人却知道,这个美誉背后,郑涛付出的是什么样的努力。


比赛开始时,他只能靠紧紧咬着毛巾保持姿势的稳定,而接近终点时,他又不得不以头狠狠撞向泳池壁。这样的场景无数次在平时的训练重演,教练和队友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郑涛的云南队友郑婷婷表示:“有一次他在我面前到边用头触壁的时候,就听那个声音(头撞击边)也是挺大的,就感觉挺疼的。”


教练熊小铭则表示:“我们看着都心疼。在训练当中他要求自己比较严格,比如每次全力以赴撞上去。”


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只为实现人生理想


出生于1990年的郑涛幼年不幸因意外失去双臂。此后他经历了很长一段阴郁的日子,直到14岁,云南省残联来村里选游泳苗子。


起初郑涛的父母不肯,但郑涛说想去试试,因为他想证明自己,去实现人生的理想。


加入游泳队后,别人在水里呆5个小时,他就在水里呆8、9个小时。靠着天赋和努力,郑涛入选国家队,并在伦敦和里约残奥会都拿到了金牌。




“一天的(训练)计划跟有手的比,一天有一堂课差不多有三个小时,一堂课差不多7000(米)多,一天加起来是一万多(米)、上万(米)的(训练)计划。”郑涛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郑涛的云南队友杨祖荣很敬佩郑涛:“他50米最快28—29秒,(健全)人打腿都达不到的,他付出的比我们一般人要多很多,不然没有取得那么好的成绩。”



卢冬:“无臂美人鱼”留下的最美合影


除了“无臂飞鱼”,中国泳军还有一位“无臂美人鱼”,她就是在9月3日同样收获个人第4枚金牌的卢冬。


在辉煌的成绩之外,她在本届残奥会上留下的一张照片,也在网络刷屏,被很多网友称赞为本届残奥会“最美合影”的照片。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以39秒5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功摘金。在领奖后的合影环节,由于本场赛事的亚军和季军都坐轮椅,卢冬选择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


今年三十而立的卢冬在6岁时,不幸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臂。不过,她没有就此消沉,并在7年后选择以游泳来打开全新的人生。




她既经历过伦敦残奥会夺金的喜悦,也品尝过里约奥运会摘银的遗憾。然而,不变的始终是对生活的热爱。


卢冬认为,除了没有双臂,自己的生活和“普通女孩”没有任何区别。化妆、弹琴、书法、做饭,这些都是她的日常爱好。


“我接触了很多残疾人朋友,就觉得自己可能没有什么不一样,我看到很多人都是自己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也学着去自立自强,在信心上,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提高。”卢冬说。


(根据央视新闻素材整理)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女儿,好好看看爸爸,我没手也能游...

中国首金:李豪夺得残奥会男子佩剑...

东京残奥会开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