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的上海市民经常参与体育运动,跳绳、踢毽的锻炼人数大幅上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1-06-30 16:22

摘要: 市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快走(健步走),跑步,骑自行车。

6月29日,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体育学院共同发布《2020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2020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全民健身发展指数(“300指数”)总分254.4分,健身环境、运动参与、体质健康三方面情况良好,继续处于“满意”区间。


健身环境方面,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比2015年人均1.76平方米增加了0.59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累计建成各类市民健身步道(绿道)、骑行道总长度1954公里,建成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7556个、市民球场2714片、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669条、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01个、市民健身房186个。2020年,上海市、区两级政府的全民健身财政经费总投入45.3亿元,人均全民健身日常工作经费17.7元。市民对于体育场地的满意度指数为85.6,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运动参与方面,举办了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以“健康上海,人人来赛”为主题,满足疫情期间市民健身需求,倡导线上线下融合的科学健身方式,首次举办线上运动会。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共举办赛事活动约7100场,共有1093万人次参与,其中包括:线上赛事活动800场,参与人次643万;线下赛事活动6300场,参与人次450万,掀起全民健身热潮。2020年,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7%,比2019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全市共有体育社会组织1282个、健身团队57931个。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占地面积小、可在户内进行的跳绳、踢毽等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人数大幅上升,而徒步、登山、攀岩跌出前十位。市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快走(健步走),跑步,骑自行车,羽毛球,游泳,舞蹈类(广场舞、体育舞蹈等),跳绳、踢毽等传统体育,健身苑点,乒乓球,篮球。




体质健康方面,2020年上海市民的体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其中,成年人体质达标率98.9%、优良率75.0%;老年人体质达标率99.5%、优良率72.9%;青少年体质达标率97.2%、优良率50.6%。上海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2086人,占常住人口比例2.5‰。上海市民的健身素养测评为59.4分,比2019年上涨1分。


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赵光圣表示,上海全民健身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融合化和数字化,推动体育健身设施举步可就、体育健身组织充满活力、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元、科学健身指导专业高效、公共体育服务数字转型,建设国际知名、全国领先、上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力城市,努力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通过全民健身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赵光圣的散打,罗文桦的网球!为体...

从纯投篮比赛到杀入3V3决赛,外...

增强社区居民健身意识!徐汇区市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