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前的上海,租界林立、风云际会,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汇聚于此,将青春的理想化作救国信念,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后的今天,怀着无限敬意上海诞生了一部诚意之作——《1921》。回溯先辈少年时,电影全景式地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6月11日晚,作为开幕影片,《1921》也就此拉开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序幕。
内外兼修
唱响青春之歌
如电影海报中所说,“一百年,正青春”!《1921》无疑是一部青春的电影。影片聚焦百年前的一大代表们开天辟地的故事。那一年,领袖毛主席尚不到而立之年,李达和王会悟刚刚成婚不久,刘仁静、邓恩铭更是年少,中共一大13位参会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小的仅仅19岁。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却在百年之前以青春独有的热血和勇气肩负起了救国救民的使命。
为了最大程度地贴近历史,剧组选择了年龄相仿的演员来饰演这些历史人物。影片一开始,一股青春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观众可以看到青年毛泽东在洗衣房里实践“工读互助”;看到代表们在石库门里吃着乔家栅汤圆;看到李达、王会悟在亭子间里结为革命伉俪;甚至还有身为湖南人的李达因为长期伏案伤到胃不能吃辣,毛泽东到他家做客看到没辣菜而失望的桥段。
这些生动微妙的细节伴着浓浓的烟火气,就像我们今天的生活氛围一样,却又让人耳目一新。其实,熟悉黄建新的影迷都知道,他曾打造过“建字”三部曲《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对于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越来越纯熟。就作品本身而言,前几部影片更接近“编年体”,但此次的《1921》却选择了以革命先贤“普通人”的一面作为切入点,描摹了富有烟火气的人物群像。
对此,该片联合导演郑大圣解释道,“这次黄导更关注人物心灵,努力去挖掘先辈投身革命的‘心灵源动力’。他一直强调,每一个人物内心的动机,所谓的初心不能来自于一个概念、一个主义,得从人物性格上、人物内心上产生。”
于是,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一大代表们不仅是革命者,更是一个个跟我们年纪相仿的青年,有各自的生活经历,有不同的性格喜好。而这样全新的表达给观众带来的直观感受是,“中共一大召开”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了,而成了更鲜活的画面。也恰恰是这样生活化的视角,让观众更深切地意识到了百年前的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舍弃了许多,更容易产生共鸣。
1:1还原一大原址建筑群
狠抓细节充实影片厚度
历史是当代人的精神展现,如何解读历史也折射着当代人的价值走向。而要讲好这段历史,就一定要有鲜活的人物、生动的生活细节,这首先来自于史料依据。唯有真实,才能有更强的代入感。为此,电影开拍前,主创团队就与党史专家、中共一大纪念馆资深研究员等专业人士,一同召开了多次剧本论证专题会议,反复挖掘历史细节,力求让这段观众耳熟能详的史实在银幕上绽放出新意。
创作时,剧组也始终遵循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为了让演员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剧组为演员们布置了大量的功课。比如在影片中饰演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没进剧组前就收到了一份长长的书单,研读人物传记、历史文档和人物书信之余,他还要练习毛笔字、练跑步。
影片中有一场毛泽东从上海法租界跑到外滩的戏。设计这场戏是基于毛泽东一直重视体育的价值,有跑步的习惯,年轻时曾发表过《体育之研究》一文,同时在跑步中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不断变化着的内心世界。于是,黄建新又为王仁君布置了一个跑步的任务,并且不是简单的跑,要跑得好看,还不能穿运动鞋,要穿圆口布鞋。王仁君笑称,在剧组时,每天清晨和深夜,影片中的每一条街道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不仅如此,影片拍摄中,小到场景中的一条鱼是否鲜活、群众演员的口号是否响亮整齐,大到诸多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设计,主创团队都进行了精心把握。这一点,从电影对毛泽东下巴上那颗痣的处理上就可窥见。
据党史专家介绍,“20多岁的毛泽东其实是没有这个痣的,它是主席40多岁长征的时候才长出来的。但是,如果你没有标记,大家反而不认识了,这是约定俗成。”考虑到老百姓对毛主席的记忆,同时尊重史实,影片最终对这个痣进行了淡化处理,将其做成了肉色。这样一来,就从观赏上兼顾了所有观众的喜好。
除此之外,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大”会址、“二大”会址以及博文女校等建筑群,也是剧组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按照1:1比例复刻搭建的,剧组还在街景中安装了上万个灯泡,重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繁华风貌。正是银幕背后这些“求真务实”的努力,大大充实了影片的厚度。
撑开历史切片
多线叙事打开国际视野
的确,对许多年轻的观众来说,过去,“1921年7月份中共一大召开”就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但电影《1921》用李达、王会悟夫妇和李汉俊这支“上海小组”的故事串起整条线索,独特的当事人视角却让观众有了不同的角度去接近这一历史节点,观看了很多相关电影的观众也能产生新鲜感。
同时,影片花了相当的篇幅去刻画当时国内外的局势,可以说是用国际视角将历史切片中的1921年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我们努力地想撑开这一件事情上下左右时空的格局,尽量放在世界风云中来看,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大气象下的一部分。”因此,在影片中不仅有本土故事,观众也能看到1921年的欧洲、日本等。
郑大圣曾向记者透露,为真实再现历史,主创团队在全世界范围辗转万里挖掘详实史料。比如剧组在东京警视厅曾发掘到的一份电报,这份编号995的电报是1921年6月29号由上海发给东京警视厅亚细亚局的。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份电报里,日本特务把中国共产党开会的地点和时间摸得一清二楚,就差门牌号了。基于此,导演在影片中构思了一位日本密探,并安排了相关的故事线。
1921年,上海,时空轴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起点,也承载了一代有志青年的伟大梦想。100年后,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岁华诞,上海又以一部《1921》把观众带回了百年征程的发端。独特的青春视角散发着朝气与温度,扎实的史料依据丰富着故事的厚度,走进人物内心的同时影片也打开了国际视野,拓宽了影片的广度。
恰如导演黄建新所期冀的,“希望这部作品给更多年轻人提供一个回望百年征程、读懂百年初心的机会。他们的精神超越时代,他们的红色故事不仅可以与今天的年轻人共情共鸣,也激荡着接续奋斗的力量。”从这一点看,《1921》称得上一部诚意之作,而百年前的“先辈少年时”,也将是当下青年前行的最好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