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踏歌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展》在0米层24号展厅拉开序幕,这也是中华艺术宫今年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展中的第二个展览。
展览选取馆藏作品为基本素材,并邀请任丽君、陈钰铭、马小娟、肖谷、赵培智、徐青峰、孙震生等数十位长期关注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参展,以时代肖像、多彩生活、大地礼赞三个版块共140件作品构成叙事途径,探究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通过图像叙事逐步建构国家民族认同、表达民族主体人文精神、关照个体生存经验的发展历程。
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一个重要面向,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承载社会变迁,蕴含时代气质,体现审美历程,关照人文精神,展现文化创新,是社会政治生态、民族审美精神与美术家自觉艺术表达三者综合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黄胄、程十发、方增先、周昌谷等美术大家都因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体验和创作,从而在深刻理解表现对象和艺术本体关系的基础上,开启了自己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探究之路。
美术家们关注少数民族民众社会身份的转变,以高昂、饱满的时代风华展现少数民族民众的国家民族认同,积极探究外来绘画语言本土化的路径。在美术创作曾普遍受到统一创作模式规约的时期,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创作或许仍为美术家个人艺术语言的探索保留了一方天地。
此次展出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自建国初期至当下,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的艰辛发展历程,直观地体现了时代的演进和审美的转向。展出了如叶浅予《拉萨舞步》、程十发《初雪》、吴冠中《西藏女乡长》、方增先《母亲》、靳尚谊《高原情》、汪志杰《伊犁河畔》等艺术大家艺术风貌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和经典之作;也能看到如徐匡、韩书力、陈钰铭、马小娟、肖谷、徐青峰、赵培智、张敏杰、孙震生等当代艺术名家的近期作品,他们深入挖掘人文精神,表达对社会及民众的人文关照,不断为个人艺术风格的塑造注入新的养份;展览还展出了汪一等在材料、观念上不断突破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边界的青年艺术家作品,显示了此一题材的创作在当下所存在的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