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代笔,以石言志
方寸之间见天地
篆刻艺术已有三千七百多年历史
至今依然吸引着众多创作者
包括年轻人,痴迷于“让石头唱歌”
篆刻艺术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这些青年作者这样说——
沈飏:小小的一枚印章作为身份信用的凭证,大到帝王手中象征至高皇权定鼎天下的国玺,小至民间百姓的私人印信,绵延千载,历经十余个朝代,他伴随着时光的荏苒、空间的变幻,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这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所在。(沈飏作品▼)
孔宪勇:西汉扬雄有言:“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而民国早期渡台印人王壮为更其谱名“沅礼”为“壮为”,其意为“壮夫偏要为之”,余初闻之,甚觉有趣。书法、篆刻昔日常被认为是小道、学问之末流,然其绝妙,非深耽其中者,不能一窥堂奥。(孔宪勇作品▼)
杨奕然:我学印由汉印着手以期得其正大宽博之气;继而学习魏晋南北朝印风,渐知其激荡烂漫之处;又从战国古玺中体会自由纵任之情。这些充满巧思智慧的作品,让我在方寸世界之间体会到了万千气象。(杨奕然作品▼)
篆刻艺术有着多变的风格
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年轻人也借此彰显自我审美和个性
陆宗盛:小时候的我喜欢刻刻划划,有幸认识篆刻便深以为迷。平时创作的每方印作,其内容皆为有感而发。(陆宗盛作品▼)
许非同:我喜欢玺印,觉得它十分有趣。字形有趣,章法有趣,刻的时候也有趣。但是,我比较胆小,又喜欢精致。故在玺印创作时,多取法文静的字形,多使用比较规整的章法,再配合精致的边款,以达到我想要我的篆刻作品比较文气的目标。(许非同作品▼)
陈惊雷:学习篆刻以来,我对于将军印等粗犷风格的印章就有着强烈的好感。时不时地我也会意临一些自己喜欢的将军印,不一定是整方印,也可以是某个字,甚至某个局部。在创作时,我更倾向于一鼓作气地完成线条质感的表现。(陈惊雷作品▼)
赵其令:自接触古玺以来,初觉妙趣横生,后觉表现实难,难在境界,难在文气,难以做到“文质彬彬”。当然,对事物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见识,我相信总能在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然后在作品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让自身的情趣品格在作品里渗透,最终能入古出新,形成一番新的面貌。(赵其令作品▼)
董汉泽:我对篆刻创作始终保持一种理念是“变则通”,怎样趋于时貌,则又不拘泥于此。我对自己篆刻创作的要求是要有时时新,这里的新是指一段时间要有新的变化与新的想法,既要吸收前人的智慧,又要积累自身的语言。(董汉泽作品▼)
上述八位年轻作者具有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除了“70后”和“80后”各一人,6名为“90后”,大部分具有书法篆刻专业的本科或硕士学历,大多已在全国及上海本地区各大书法篆刻展览中崭露头角。近期他们的作品以及创作谈集体亮相于众多媒体平台,被称为上海篆刻界的一股“青春旋风”。
“旋风”的掀起者,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为发掘和培养上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青年篆刻人才,进一步提高青年篆刻作者的创作能力,推动并完善海派篆刻人才梯队建设,上海市书协主办,上海市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策划、承办了“青春可期·第一期上海优秀青年篆刻家作品评展”。
活动征稿一经发布即得到了本市广大青年篆刻作者的积极响应。经过三轮认真评选,本着公平、公正、透明,充分考虑各种印风兼顾与宁缺毋滥的原则,主办方从来稿的三十八位作者中最终选定八位在创作上比较突出的优秀青年篆刻作者,并作为首批列入上海书协篆刻发展梯队人选。
海上篆刻一直有着印坛“半壁江山”的美称。近现代上海篆刻艺术,在近一百八十年的蓬勃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篆刻家。近二十年来,上海篆刻界有识之士一直在积极推进。上海市书协不断举办篆刻展、篆刻培训、考级与外省市篆刻交流展等,上海地区一些官方与民间的篆刻社团或组织也纷纷兴起,积极参与其中。
“我在上海出生,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篆刻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厚家底,那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上海中青年作者仍享受着这份前辈的余荫。”上海市书协副主席、篆刻专委会主任徐庆华感慨道,“随着改革开放,各地篆刻都发展起来了。当我们在看到自身成绩时,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与目前全国各省市突飞猛进的篆刻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由于社会与个人自身等各方面原因,目前上海地区中青年篆刻作者,在全国性的展览中投稿和入展的人数或作品面貌等方面都不容乐观。”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书协认为应该更进一步传承并发扬前辈们所创立的品牌及影响。其中篆刻创作人才梯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突破口。
通过大量走访调研,上海市书协篆刻专委会发现,有不少青年人才游离于专业圈之外,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热情投入篆刻,但也存在着发展方向不明等困惑,如果没有更多关注,人才就可能慢慢流失。“于是我们想到:为什么不把他们组织出来,形成一个青年群体?把青年形象树立起来,然后再把标杆树立起来,让更多年轻人朝这上面靠。”徐庆华回忆,他们这一代当年的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很多前辈的提携,也是通过各种展览崭露头角。“现在回头看自己那些书法篆刻作品,也比较幼稚,但是社会不吝啬掌声,这些肯定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有益。当年我们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前辈们的关爱,现在应该回馈给更年轻的一代。”
半年多时间里,通过层层选拔,从六十位青年创作者参与的篆刻看稿会,到三十四位创作者参加的全国青年篆刻展培训班,再到“青春可期·第一期上海优秀青年篆刻家作品评展”活动,上海市书协篆刻专委会的老师们帮助青年作者明确发展方向,做好艺术定位;同时把他们团结起来形成合力,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不断提升。
“为此,我们还准备为他们举办作品展览会、展前观摩会、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给予年轻人更多在重要平台亮相的机会。从培养人才来说,要让他们看到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觉得篆刻在当代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发扬篆刻艺术,应将之作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当中的一部分来看待。我们需要传统,但是不能死守传统。传统其实是一个创新的历史,一种创新的精神,没有一代代创新的书法家、篆刻家,艺术不会那么丰富多彩。”徐庆华说道,“在文联和书协的引导下,如何全面提升上海地区篆刻中青年创作队伍的规模与素养,是篆刻委员会在今后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团结凝聚更多年轻人,他们的激情被点燃以后,未来是不可限量的,期待他们能很好地延续前贤们所开创的一个多世纪海上篆刻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