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新国标落实,才能管好3.5亿辆电动自行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1-14 07:00

摘要: 狠抓新国标落实,才能管好3.5亿辆电动自行车。

3.5亿多辆电动自行车迎来新国标。近日,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我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但近年来,因电动车销售、使用不规范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仅2023年,全国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安全问题必须要管,但真想管起来却并不容易。电动自行车存量大、分布广、使用频,涉及生产、销售、交通、停放、充电等诸多领域。由于监管难度大,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几乎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并由此衍生出超速、失火等一系列问题,给城市安全带来不小挑战。


在工业领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本质安全”,意为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电动自行车管理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还是“车”的问题,牵住这个“牛鼻子”,用国家标准提高车辆的“本质安全”,才能提高全链条安全监管的效率。基于此,在国务院部署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中,健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成为一项重点任务。本次发布的新标准由工信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多个部门联合修订,也在电动自行车使用的防火材料、电动机性能、防篡改要求等一系列安全指标上做出了新规定。从产品设计源头出发,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堵上非法改装漏洞、减少火灾超速隐患,标本兼治方能降低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风险。


当然,标准管不管用,关键在于实施。要实现“新国标”所承载的安全期许,厂家商家、市场监管、交通管理等相关主体都要协同执行。尤其是在销售环节,一旦出现新的改装手段,或是杂牌电动自行车直接上路,很容易形成“破窗效应”,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在末端治理上投入更多精力,横下心去抓、坚定不移抓,尽快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打造协同治理体系,才能筑起更牢固的安全防线。


城市安全容不下“狂飙”的电动自行车。从生产到使用、从个人到企业、从政府到社会,每个环节都坚守安全防线,公共秩序和安全才能得到最大保障。


责任编辑:李霄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贺!我国成功发射微厘空间01组卫...

连续十年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

春运明日开启,过年回家这份安全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