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4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据悉,复旦科创母基金超额完成5亿元首关目标,宣告正式成立;明年将完成二关目标,实现首期总规模10亿元。
同时,复旦科创投资基金在大会上启动,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与母基金不同,这是一个直投项目的投资基金,将聚焦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重点投资孵化国家“卡脖子”技术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转化项目,优先支持复旦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创新核爆点。
首关完成5亿,科创母基金宣告成立
去年12月3日,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启动一年来,复旦科创母基金坚持“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运营”的基本定位,成功组建一支懂科学、高水平的专业基金管理团队,圆满完成基金注册备案和首关募资等前期筹备工作。
12月3日,母基金宣告正式成立。未来将持续开展高水平母基金投资,重点合作一批具备顶尖创新和转化能力的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高水平科创生态圈,同时进一步绘制高精度复旦科创地图,发现、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和科创企业家,打造复旦科技成果转化的统一战线。
“恰逢一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举办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希望为各方搭建起全新的高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投资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进一步汇聚智慧和资源,不断扩大科技成果转换的‘朋友圈’和‘生态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说。
今年首次举办的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以“构建顶尖科创投资生态体系,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为主题,旨在聚焦科技创新与投资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搭建一个政府、企业、投资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高端交流平台,秉承“开放、协同、合作”的理念,构建顶尖科创投资生态体系,引导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难题共答、平台共建、资源共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
在此次大会上,复旦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赋能项目(简称“F-LAB项目”)、“复旦科创大赛2024”、“复旦-同济-上理工三校科创联盟”相继启动。
跨越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
一年来,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带领团队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创生态圈建设马不停蹄。
据了解,团队开展了复旦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创资源调研,绘制一张“复旦科创地图”。这张覆盖5900多位复旦科研人员(包括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的科创地图,明确了复旦在4+X领域的科研人员分布情况,将有助于筛选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复旦科技成果。目前,“复旦科创地图”一期工程已基本绘制完毕,明年计划进入二期工程,在进一步细化“颗粒度”的基础上,有望实现手机端智能化查询,为以复旦为支点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提供数据支持。
如今,高水平大学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尤其是高质量产业化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科技成果转化,从实验室到市场,被许多人称为“死亡之谷”。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科研与产业化的差异——前者往往是自由探索的过程,不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尤其是原创性研究;而后者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大规模量产和低成本。
“要破解‘死亡之谷’,就要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产业需求,引导一部分科学家进行应用研究。各类专业要素的介入,比如产业界、资本界和专业团队的介入,也能够降低‘死亡之谷’的风险。”孙彭军说。
基于这一想法,F-LAB项目逐步成形。这一项目面向复旦科研工作者/团队和校友开放,旨在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创建一流科创生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公司和科创企业家。目前,F-Lab项目已选拔首批30位拥有良好科创基础和产业化意愿的复旦青年科学家、校友,通过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和行业专家,以期帮助他们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意味着鼓励科学家办公司
“科技成果产业化,并不意味着鼓励科学家去办一家公司。”孙彭军说,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和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是多元化的,“教授开公司”只是其中一个选项。
“我们更多是鼓励产业界、资本界与复旦的科学家一起合作,协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孙彭军看来,复旦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合作模式,通过拓展多元化的合作渠道,致力于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据悉,目前已有一些资本及企业开始接触复旦的科研团队。随着母基金的建立铺开,未来还将有更多“懂科学家”的“合伙人”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母基金也将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带动一批人才和企业的参与,实现从点状到片状的扩展。”孙彭军期待,复旦科创母基金未来能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和企业家,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头图为复旦科创投资基金启动。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