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长三角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沪苏浙皖有新生儿出生,可以跨省入户;结婚登记如今可以跨省办理;首次申领身份证,异地就能办……
2019年5月,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上线。3年多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不断推进跨省业务协同,深化数据共享应用,让区域内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同城服务”。
截至目前,已有148项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上线,累计全程网办超过642.63万件,实现37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电子亮证超过1430.19万次,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累计达8.02亿条。
异地就医“同城化”,医保关系最快3分钟跨省转移接续
据了解,目前长三角异地就医“同城化”在不断推进,不但首创了长三角信用就医、依托银行为苏浙皖居民异地备案来沪就医提供信用额度,还深化了异地就医备案结算。截止目前,开通了异地门诊定点医疗联网机构15775家,异地就医备案人次约1614.59万人次,异地就医住院结算340.26万人次,涉及费用933.79亿元,异地门诊结算约1521.64万人次,涉及费用42.50亿元。
此外,长三角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也更加方便。目前,已经实现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双向在线办理,截至2022年12月底,累计受理跨省医保关系转移接续2.54万人次,平均办结时限3.2个工作日,其中上海市静安区转杭州市单笔办结仅3分钟,真正做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跨省“秒办”,也为全国跨省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提供了经验。
异地提取公积金网上就能办,入户迁户“零跑动”
长三角公积金服务“一体化”的推进,也让“长三角人”有了更多获得感。据了解,在长三角城市间异地购房贷款的职工,如今可以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在线开具缴存证明;居民异地购房公积金提取也已实现零材料、网上办,总计提取29931笔,金额45.13亿元。2022年6月,长三角又推出了职工离退休提取公积金服务。
同时,公安领域的服务也更加人性化,办理入户、迁移户口等都更加方便。四地开具频率最高的“户籍事项证明”和“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业已实现统一证明式样和开具流程,方便群众“零跑动”线上开具,无需再回户籍地办理,累计跨省办理80万余件;推出9项跨省户口网上迁移服务,申请人只需在迁入地派出所办理,已有近11.4万余名群众免去跨省市奔波之扰;目前已跨省办理新生儿入户9000余件;跨省办理首次申领身份证4582件,苏浙皖三省户籍人员在上海首次申领、换领、补领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身份证的,还可按需申领临时身份证,今年2月1日上线以来已经办理107件。
“电子亮证”,让跨省行车更方便
电子证照应用,为“长三角人”跨省行车提供便利。目前,长三角已实现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道路客、货运)等电子证照在跨区域交通执法中的亮证、调用和扫码核验全流程互认应用,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对于交通运输企业、人员通过沪苏浙皖四地指定渠道出示的电子证照予以认可,不再要求查验纸质证照。
同时,驾驶人通过沪苏浙皖四地指定渠道出示的电子驾驶证、行驶证也得到认可,即便没有随车携带实体机动车驾驶证或行驶证,如果能够“电子亮证”,核查后状态正常的,也将免于处罚。如今,三省一市居民亦可凭借身份证电子证照办理宾旅馆入住手续。
建立高效协同推进机制,业务技术双轮驱动
长三角“一网通办”带来的一件件便利背后,是从国家到三省一市高效协同推进机制的建立。
据了解,国办电子政务办连续四年为长三角地区印发工作要点,上海市委、市政府将长三角“一网通办”列入上海市民心工程全力推进,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也对长三角“一网通办”改革高度重视。
此外,长三角坚持“业务和技术”双轮驱动,三省一市大数据部门会同市场监管标准化部门,研究制订了《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接入规范》等5项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地方标准,为四地数据归集、治理及应用提供标准支撑,同时打造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编制共享目录375个,提供数据资源538类,累计交换各类数据达8.02亿次,其中政务数据交换1302.37万条,让各类政务服务资源真正流动起来,在流动中实现效率最大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头图为市民正在浏览长三角三省一市网上办事界面。李美慧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