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协议


劳动报用户注册协议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请您在决定成为劳动报(http://www.thepaper.cn,以下称“劳动报”或“劳动报”)的注册用户前仔细阅读以下协议,理解并同意后再进行注册。

本协议是用户与劳动报就注册、登录、使用劳动报等所涉及的事宜订立的协议。用户在使用前应当仔细阅读本协议,用户在向劳动报提出申请并正式入驻后即表示用户已完全充分理解、同意并自愿接受本协议所有内容。若用户对本协议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注册、登录或继续使用劳动报提供的全部服务。

劳动报保留自行决定在任何时候变更、修改、增加或删除本协议条款部分或全部内容的权利。用户有责任定期查看不时更新的本协议的内容。用户在更新的协议条款发布之后继续使用劳动报,即表示用户同意且接受该等更新。


一、定义


1.1 网络服务:指劳动报按照本协议的规定及其不时发布的规则、规范提供的基于互联网以及移动网的相关服务。

1.2 用户:指登录劳动报、直接或通过任何方式间接(如 RSS 源和站外 API引用等)使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在劳动报上载、复制、发布、下载、转载等以各种形式传播文字、图片、音频、工会、图表、漫画等内容)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用户使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应当接受本协议项下的全部条款并完成全部的注册程序。


二、账户注册和使用


2.1 用户应当使用真实、准确、合法、有效的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联系地址)注册账号并注意及时更新,以便劳动报在必要时与用户联系。

2.2 劳动报有权在核查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后再决定是否核准用户的注册申请。若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则可能无法完成注册。部分栏目或频道(包括但不限于问吧、问政、湃客等)用户需提交劳动报要求的其他补充资料方可完成注册。

2.3 用户设置的用户名称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劳动报相关规则、规范,否则劳动报可对用户的账户名进行暂停使用或作注销处理,并向相关主管机关报告。

2.4 用户理解并承诺,用户的用户名称、头像和签名等注册信息中不得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没有冒用、违法关联名称、中央国家机关名称、地方各地党政领导机关名称、社会公共机构名称、外国国家名称、国际组织名称、境内外媒体名称、党和国家领导人、境外政要或社会名人姓名等,用户在账号注册过程中需遵守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内容。

2.5 用户同意并授权,劳动报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人等信息,向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机构等可靠单位发起用户身份真实性、用户征信记录等情况的查询。

2.6 用户的用户账号及相应的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应当对以其用户账号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法律责任。如用户违反本协议内容或劳动报公示的任何规则、规范,劳动报有权对用户账号进行暂停使用、注销或停止提供服务等处理,由此导致的包括并不限于用户通讯中断、资料和内容等清空等损失由用户自行承担。


三、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3.1 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劳动报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劳动报保证不向其他任何公司、组织或个人披露单个用户的注册信息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劳动报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1) 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2) 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3) 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4) 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5) 为维护劳动报的合法权益。

3.2 用户理解,劳动报可能会与第三方合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在此情况下,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劳动报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则劳动报有权将用户的注册信息等提供给该第三方。

3.3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同时为了维护/改进我们的产品/服务,在不透露单个用户隐私资料的前提下,劳动报有权对整个用户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对用户数据库进行商业上的利用。或将用户的相关信息(如浏览记录,广告展示记录等)共享给提供数据服务(包括网络广告监测、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的部分业务合作伙伴,用于广告分析及优化广告投放等用途。为用户考虑,劳动报目前仅与已签署严格数据安全保密协议的业务合作伙伴进行共享。

3.4 用户在使用劳动报的过程中,亦保证不以搜集、复制、存储、传播等任何方式使用其他用户的个人信息,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用户应当自行承担。


四、用户的权利和义务


4.1 普通用户有权修改其账户中各项可修改信息,自行选择昵称和录入介绍性文字,自行决定是否提供非必填项的内容。部分栏目、频道等(包括但不限于问吧、问政、湃客等)有实名认证标注,则此部分用户的可修改信息部分受限。

4.2 用户须对在劳动报的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如用户注册信息虚假、不合法、不准确或无效给劳动报或第三方造成损害的,用户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4.3 用户有义务保证用户密码和账号的安全并不得将其账号、密码转让或出借予他人使用,用户利用其密码和账号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由用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劳动报不承担任何责任。如用户发现账号遭到未授权的使用或发生其他任何安全问题,应立即修改账号密码并通知劳动报。如因黑客行为或用户的保管疏忽导致账号被非法使用,劳动报不承担任何责任。

4.4 用户不得冒充他人、利用他人的名义发布任何信息或恶意使用注册账号导致其他用户误认,否则劳动报有权立即停止用户账号的使用权限,用户应自行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4.5 用户应保证对在劳动报制作、复制、上载、发布、传播、转载的任何内容享有合法权益,若前述内容发生权利纠纷或侵犯了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需用户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4.6 用户应遵守法律法规、本协议的各项条款和劳动报的各项规则、规范,并正确、适当地使用、运营、管理用户账号,否则,劳动报有权视情况中止或终止对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4.7 用户的言行应遵守《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所有与网络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4.8 用户使用劳动报过程中所制作、复制、上传、发布、传播、转载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语音、图片、工会、图文、图表、漫画、网页链接等),不得逾越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不得发表含有下列信息的内容:

(1)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 对他人进行暴力恐吓、威胁,实施人肉搜索的;

(10) 未获得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书面同意,传播该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的;

(11) 散布污言秽语,损害社会公序良俗的;

(12)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13) 未经劳动报的同意散布商业广告,或类似的商业招揽信息;

(14) 使用劳动报新网常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其他语言文字评论的;

(15) 与所评论的信息毫无关系的;

(16) 所发表的信息毫无意义的,或刻意使用字符组合以逃避技术审核的;

(17) 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18) 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19) 含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信息。

有违上述内容者,劳动报有权不经用户同意,直接视情况采取预先警示、拒绝发布、修改、屏蔽、删除用户发布的信息或短期禁止、永久停止其账号使用权限等管理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用户言论劳动报将保存在案、并在接受有关政府部门调查时如实报告。

4.9 为保证劳动报的正常运营及用户的良好体验,用户承诺并保证不利用劳动报制作、复制、上载、发布、传播、转载如下内容:(1) 虚假信息;

(2) 含有任何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庸俗淫秽的、有性或性暗示以及任何其他类似信息;

(3) 骚扰、垃圾广告;

(4) 涉及他人隐私、个人信息或资料的任何信息;

(5) 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的任何信息;

(6) 含有其他干扰劳动报正常运营的信息。

4.10 为确保劳动报和用户的利益,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时,不得进行如下行为(该行为是指使用账户和劳动报所进行的任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注册登录、账号运营、管理及推广以及其他行为):

(1) 强制、诱导其他用户关注、点击链接页面或分享信息;

(2) 未经劳动报新闻书面许可使用插件、外挂或其他第三方工具、服务接入劳动报;

(3) 利用劳动报及其用户账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4) 利用劳动报的网络服务系统进行任何可能对互联网或移动网正常运转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

(5)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侵犯劳动报或其他用户合法权益、干扰劳动报正常运营或以劳动报的名义从事未经劳动报明示授权的行为。

4.11 用户承诺在未经劳动报同意的情况下不利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进行销售或其他商业用途。若用户需对劳动报内容创作衍生作品或利用劳动报平台进行广告、推广等商业活动,用户须向劳动报另行提交书面申请,在符合劳动报规定条件并且得到劳动报同意后,用户方可对劳动报内容创作衍生品、通过劳动报进行广告、推广等商业活动,但用户应当自行为该类商业活动负法律责任,劳动报并无义务对用户的任何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4.12 用户同意劳动报有权在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投放各种商业性广告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商业信息,并且用户同意接受劳动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用户发送商品促销或其他相关商业信息。

4.13 劳动报内设有通往其他网站和网页的链接,但这些网站和网页并非由劳动报经营或控制,劳动报不对该些网站和网页内容承担责任。用户启动任何此类链接或网页和/或离开劳动报进入其他网站或网页,所有风险均由用户自行承担,劳动报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


五、劳动报的权利和义务


5.1 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的具体内容由劳动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例如新闻、工会、搜索、图片、论坛(BBS)、发表新闻评论等。用户理解,劳动报仅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用户使用劳动报的网络服务所需的设备(如个人电脑、手机、及其他与接入互联网或移动网有关的装置)及所需的费用(如为接入互联网而支付的电话费及上网费、为使用移动网而支付的手机费)均应由用户自行负担。

5.2 为保障用户和劳动报的利益,劳动报有权对用户注册时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查,并有权要求用户完善相关信息。但劳动报的审查仅是形式审查,劳动报不对用户提交的材料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5.3 鉴于网络服务的特殊性,用户同意劳动报有权随时变更、暂停、限制、中断或终止部分或全部的网络服务。劳动报无需通知用户,也无需对任何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5.4 用户理解,劳动报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提供网络服务的平台(如互联网网站、移动网络等)或相关的设备进行检修或者维护,如因此类情况而造成收费网络服务在合理时间内的中断,劳动报无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5.5 如用户违反法律法规、本协议任一条款的约定或劳动报规则、规范的规定的(包括但不限于提交虚假注册信息、发布违法信息等),劳动报有权要求用户改正或直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更改或删除用户发布内容、中断或终止向用户提供本协议项下的网络服务等),劳动报无需为此对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5.6 如果用户停止使用本服务或服务被终止或取消,劳动报有权自主决定是否从服务器上永久地删除用户的数据且无需向用户返还任何数据。

5.7 用户充分理解并同意: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可能包括劳动报针对个人或企业推出的信息发布或品牌推广服务,用户同意劳动报有权在劳动报以各种方式投放各种商业性广告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商业信息,并且用户同意接受劳动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用户发送商品促销或其他相关商业信息。

5.8 用户同意在使用劳动报服务的过程中,劳动报有权基于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非商业性的调查研究。

5.9 劳动报在使用用户发表、上传的内容时,有权对内容中出现的商业信息或劳动报认为播出会有不利影响的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删减、打码等)。


六、知识产权


6.1 劳动报提供的所有网页内容、网页设计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排版方式、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我国相关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他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劳动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6.2 未经劳动报及/或相关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复制、转载、下载、摘编、修改、链接、转帖、在非劳动报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直接、间接形式使用前述劳动报提供的所有网页内容、网页设计的所有内容。

6.3 用户在劳动报发表或上传到劳动报(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报问吧、问政、湃客等栏目;新闻评论、论坛及工会、文字、图片报料等)的任何原创内容,著作权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依法自行授权第三方使用。第三方拟获得合法授权的,应按有关国际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有关规定通知劳动报及著作权人并支付版权费用。第三方获得合法授权后,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应当在该等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原始链接以及“来源于劳动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字样。

6.4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一经注册并在劳动报(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报问吧、问政、湃客等栏目;新闻评论、论坛及工会、文字、图片报料区等)上发布或上传的任何原创内容,即为同意授予劳动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限形式和载体地对前述用户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享有永久的、不可撤销的、免费的、非独家的使用权和转授权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修改、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摄制、改编、汇编、整理、注释、出版(含结集出版)、翻译、信息网络传播、广播、表演、据以创作衍生作品及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著作财产权利,劳动报有权将该等用户原创内容用于劳动报各种形态的产品、作品、媒体和技术中,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各类计算机应用程序、电子报刊杂志、其他互联网产品、平面出版物等。用户授权其他第三方使用其发表在劳动报上的原创内容时不得损害或妨碍劳动报前述全部或部分权利的行使。

6.5 用户在劳动报发表、上传或提供的内容若非用户原创,用户应保证其已取得著作权人或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授权。

6.6 用户均应保证其在劳动报上发表、上传或向劳动报提供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会、图片、文字等)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不存在任何虚假、具有误导性的内容,不侵犯任何其他第三方的权益,不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序良俗。劳动报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表或上传的内容进行审核,如果劳动报发现或者第三方主张用户发表或上传的内容涉嫌违法或侵权的,劳动报有权根据《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劳动报站的相关规范对侵权信息采取删除等处理方式,并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劳动报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6.7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用户相关的权利或者未按照“知识产权条款”约定使用载于劳动报的内容的,用户同意授权劳动报或劳动报指定的代理人代表劳动报自身或用户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投诉、发起行政执法、单独提起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劳动报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6.8 劳动报所转载、链接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6.9 劳动报对于用户所发布的内容仅代表用户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劳动报的立场和观点,用户作为内容的发表者或上传者,应自行对其发表或上传的内容引发的知识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纠纷、损失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并应由用户自行负责妥善解决。劳动报不对此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6.10 用户确认向劳动报提供内容、素材前,已经明确知晓并认可劳动报的稿费计算方式及结算方式。

6.11 劳动报尊重用户署名权,在使用用户提交或上传的内容时,按照用户提交或上传内容时所提供的署名形式进行署名。若劳动报认为用户署名形式存在违反公序良俗或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劳动报可要求用户修改署名形式;若用户拒绝修改的,劳动报有权拒绝展现用户署名。


七、免责声明


7.1 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劳动报的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及一切后果将完全由用户本人承担,劳动报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7.2 劳动报无法保证其提供的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不保证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不保证网络服务不会中断。

7.3 劳动报不保证为方便用户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等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劳动报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劳动报不承担任何责任。

7.4 对于因不可抗力或劳动报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劳动报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7.5 用户因第三方如电信部门的通讯线路故障、技术问题、网络、电脑故障、系统不稳定性及类似原因而遭受的一切损失,劳动报不承担责任。

7.6 上述免责声明适用于任何非因劳动报过错导致的不履行、错误、疏忽、中断、删除、缺陷、操作或传输迟延、电脑病毒、通信线路故障、失窃或破坏或未经授权访问、篡改或使用

(无论是违约、侵权、过失或任何其他诉因) 而造成的任何损害、责任或伤害。

7.7 对于劳动报向用户提供的下列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缺陷本身及其引发的任何损失,劳动报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 劳动报向用户免费提供的各项网络服务;

(2) 劳动报向用户赠送的任何产品或者服务;

(3) 劳动报向收费网络服务用户附赠的各种产品或者服务。

7.8 劳动报保留在任何时候不经通知进行以下任何行为的权利:

(1) 基于任何原因,修改、中止或终止劳动报或其任何部分的运行或访问;

(2) 修改或变更劳动报或其任何部分及任何适用规则、规范或条款;

(3) 在进行定期或非定期维护、错误纠正或其他变更所必须时,中断劳动报或其任何部分的运行。


八、法律责任


8.1 用户理解并认可,劳动报为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在使用劳动报时,请用户自行对内容加以判断,并承担因使用内容而引起的所有风险。用户须为自己注册账户下的一切行为负责,包括用户所发表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有效性,以及承担因账号使用、运营、管理行为产生的结果。劳动报无法且不会对因用户的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如果用户发现任何人违反本协议规定或以其他不当的方式使用劳动报服务,请立即举报或投诉,劳动报将依法进行处理。

8.2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规定的行为,劳动报将依法律规定及上述规则等加以合理判断进行处理,对违法违规的任何人士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并依据法律法规保存有关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等。 8.3 若用户上传、发布的内容或其他在劳动报上从事的行为侵害他人利益并引发第三方的任何索赔、要求或赔偿的,需由用户承担全部法律责任。若因此给劳动报或第三方造成任何损失,用户应负责赔偿并使之免受损害,损失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用、律师费用、和解费用、罚款或生效法律文书中规定的损害赔偿金额及其他直接或间接支出费用。

8.4 若劳动报发现有用户不当使用用户账号或有用户账号被他人举报投诉时,劳动报有权不经通知随时删除相关内容,并视用户行为情节对违规账号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删除部分或全部订阅用户、限制或禁止使用全部或部分功能、账号封禁甚至注销,并有权视具体情况而公告处理结果。

8.5 如因劳动报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条款而给用户造成损失,劳动报同意对由此造成的用户直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劳动报对用户使用网络服务所产生的任何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


九、协议的修改


9.1 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更,或者因劳动报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劳动报有权随时修改本协议的任何条款,一旦本协议的内容发生变动,劳动报将会直接在网站上公布修改之后的协议内容,该公布行为视为劳动报已经通知用户修改内容。劳动报也可自行决定通过其他适当方式向用户提示修改内容。

9.2 用户应当及时定期、及时查看更新后的协议,如果用户不同意劳动报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用户有权停止使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如果用户继续使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则视为用户接受劳动报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


十、通知送达


10.1 本协议项下劳动报对于用户所有的通知均可通过网页公告、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常规的信件传送等方式进行;劳动报发出该等通知之日视为已送达收件人之日。

10.2 用户对于劳动报的通知应当通过劳动报对外正式公布的通信地址、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联系信息进行送达。


十一、法律管辖


11.1 本协议的成立、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都适用中国法律并受中国法院管辖。

11.2 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量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应向劳动报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二、其他规定


12.1 用户和劳动报均是独立的主体,在任何情况下本协议不构成双方之间的代理、合伙、合营或雇佣关系。

12.2 劳动报针对全部网络服务的使用和/或某些特定网络服务的使用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网页公告、电子邮件、短信提醒等)作出的任何声明、通知、警示等内容以及劳动报公布的任何规则、规范均为本协议的一部分,用户如使用该等劳动报的网络服务,视为用户同意该等声明、通知、警示、规则、规范的内容。

12.3 本协议构成双方对本协议之约定事项及其他有关事宜的完整协议,除本协议规定的之外,未赋予本协议各方其他权利。

12.4 本协议任何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部分无效或不可执行,其余条款仍有效,对本协议各方具有约束力。

12.5 劳动报郑重提醒用户注意本协议中免除劳动报责任和限制用户权利的条款,请用户仔细阅读,自主考虑风险。

12.6 本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在解释本协议时应被忽略。

12.7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本协议的最终解释权归劳动报所有。

我已阅读并同意相关协议

二十四节气-小暑 |王萌萌:凉友招清风

来源:劳动报 发布时间:2024-07-12 13:28

摘要: 此季人体本应隐伏以避暑,也就是多休息、少消耗。

映日荷花别样红 摄影 龚礼明


小暑前夕梅雨歇,真正的炎夏炽烈而来。民间老话言:“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按照传统历法,将二十四节气与干支纪日结合来看,“夏至三庚入伏”,也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起始,如此推算,今夏自7月15日起,至8月23日结束,三伏总共将持续40天。


唐朝颜师古注《汉书》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开,故为藏伏,因名伏日”。此季人体本应隐伏以避暑,也就是多休息、少消耗。但在这滚烫的夏季,总有股不可抗拒的巨大能量在激荡,促发着人们去拼搏、奋进,也去玩乐、探索。


行道树的绿荫遮天蔽日,墙边一茬茬月季、凌霄攀升怒放,蜀葵与波斯菊昂着缤纷明媚的圆脸。河边江畔苇草疯长,田田莲叶挤挤挨挨铺满碧池,翅羽未全的亚成小鸟与体色浅嫩的新蛙不知疲倦地比嗓子,奶声奶气的鸣唱交织起伏至深夜……三伏天的空气中充盈着破除万难趋向于壮大和成熟的勇猛与热烈。


此时户外活动要防晒防暑,空调房间久坐又容易湿气过重周身不适,人体还是应遵循天时适当出汗才得将息。一日傍晚去散步,周身汗湿后寻个阴凉处休息。旁边长椅上来了祖孙二人,红裙子小女孩靠在奶奶膝头,奶奶手持一物轻摇,是把老式蒲扇。微微凉风也有些许传到我这边,霎时间,我好像看见自己的童年,夏日午后或夜间,我的奶奶也是如此摇动蒲扇为我招凉、驱蚊。


回家后,我也找出去年夏季网购的蒲扇,坐在阳台上,边扇风边怀念往昔。而后又在遐想,蒲扇这类物件,看似最平常,却久经世事变迁而不被淘汰。它们是怎样诞生的,如何随人类文明走过了漫长岁月,又为何能在空调普及的今天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呢?

障日引风广开视听


追溯扇子由来时,首先想到多年前的亲身体验。那时候在云南红河州大山里走访乡村小学和贫困学生,滇西高原的超强日晒加上干热河谷的湿气蒸腾,使长时间户外行走成为一种身心考验。但在山野,就地取材降温解暑并非难事,路边随手摘下芭蕉或棕榈叶遮阳扇风,多这一点碧绿生凉就可抵消不少酷热煎熬。此法泛舟时更适宜,圆大肥厚的荷叶胜过世间一切人工制作的凉帽、阳伞,扇风时,还可隐约闻见清香。


远古祖先如何发明扇子便显而易见了。烈日炙烤之下、酷暑难耐之时,蚊虫侵扰之际,随手摘取植物的叶子或者禽类的羽毛,先是直接使用,继而稍作加工,用以招风纳凉,遮阳取荫、驱赶蚊虫,这便是扇子的雏形。


羽扇纶巾名士风骨


80后一代,不少人和我一样是看着古典四大名著电视剧长大的。1994年播出的《三国演义》中,最令我敬佩的人物是诸葛孔明。孔明出场必持羽扇,一挥便可舌战群儒、神机妙算。后来读六朝文章,我又将羽扇纶巾的形象与魏晋风骨联系起来。


在《扇子史话》中,沈从文先生说:“魏晋南北朝时期,‘麈尾’‘麈尾扇’‘羽扇’及‘比翼扇’相继出现。”羽扇前期本由鸟类半翅制成,后来用八羽、十羽并列,且加了长木柄。麈是领队的大鹿,魏晋以来尚清谈,手执麈尾有领袖群伦的含义。


魏晋名士大多崇尚玄学,好老庄之道,而佛教亦是此时兴盛起来,于是麈尾渐渐和宗教有了关系。或许是鸟羽的获取远比麈尾更便捷也相对人道,唐代起麈尾扇日渐式微,除古代帝王、高士、神仙、僧侣的图画中还有出现之外,日常生活中已极少使用,羽扇却一直沿用至今。


李白去山里乘凉,随手带着白羽扇,只不过没扇几下就烦了。他在《夏日山中》说:“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这般放浪形骸,直追竹林七贤,也只有谪仙人做得出。


白乐天的《白羽扇》一诗赞美道:“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夸了半天白羽扇的好,还把麈尾扇和蒲葵扇批评一番,可见对白羽扇之偏爱。


东坡的“羽扇纶巾”之名句在此不再赘述。想必他夏日吟诗作词、挥毫泼墨、雅集唱酬、山野行路之时,手里少不得轻摇羽扇,只是头上戴的是他自己设计的头巾,一不小心又引领了时尚。这种头巾后来被称作“东坡巾”,与白羽扇相配,儒雅沉静又从容飘逸,确实是后人眼中颇为典型的名士风度。


团团如月脉脉柔情


有一种扇子的符号性更强,但凡出现便令人直接联想到古代仕女。在国际时尚界,这类扇子是中国传统风格的一种象征,那便是团扇。


自战国晚期到秦汉,扇子的制作工艺日渐丰富成熟,形制分为方、圆两类。晋代张载《扇赋》中又谓:“裂素制圆,剖竹为方。”由此可知,方扇应为剖竹编制,圆扇应为素纨做成,也就是团扇。这类扇子以竹篾或金属丝为圆框,蒙上扇面。扇柄居中夹持,左右对称。扇面以绢、纨、绫、罗等各种丝织品制成,故而又可称为绢扇、纨扇、罗扇等。


最早借团扇抒发情思的是一位才女。此女出身名门,其父班况在武帝时曾抗击匈奴立下功勋,她自幼秀丽聪慧,尤善诗文。汉成帝刘骜即位后,她被选入宫,不久得宠,赐封婕妤。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后,皇帝移情新欢。为远离后宫争斗,班婕妤自请入长信宫侍奉太后。她闲暇常以诗文遣怀,大部分作品已佚失,仅存几篇中以《怨歌行》流传最广,此诗又称《团扇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皎洁如霜雪”“团团似明月”乃作者品格、姿容的自喻,而“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是对短暂恩爱的追忆。时节更替、四季轮回不可抗逆,秋凉驱散炎热之际,便是团扇被搁置遗忘之时,犹如帝王之爱从来不长久更难专注。绥和二年三月,汉成帝崩于未央宫,班婕妤自请入成帝陵守墓,一年后,班婕妤病逝,时年不足五十,葬于成帝陵中。


南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著作《诗品》中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此后历代文人,不少人叹惋其贤德与才情,将其生平作为典故入诗,而“团扇”几乎一度成了“宫怨”或者“闺怨”的代名词。


但实际上,团扇并非总与哀怨凄恻的情境相关,也不总在女子手中出现,它还曾是唐宋士大夫们生活中兼具实用和玩赏性的必备物件,只不过团扇形制材质与东方女子之美尤为契合。


在唐代画家张萱和周昉所作的仕女图中,多见贵族女子持团扇的局部,那细长的手柄、浑圆的扇型、素白或彩绘、刺绣的扇面,与盛唐美人丰腴妩媚的形貌、雍容华贵的气质相得益彰。此后历代仕女,无论是才女如李清照,还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众姐妹,皆少不了团扇的陪伴和衬托。时至今日,女子着传统服饰,手持一把团扇似乎便能唤起些许血脉传承的含蓄矜持,举手投足间都平添些许温柔娴雅。


文采锦绣开合自如


两宋时期,文化艺术发展至巅峰,工商业经济蓬勃兴盛,此时团扇已普及至社会各个阶层,宫廷贵族与士大夫之间流行起在绢本扇面上写书法或作画。


徽宗赵佶是个团扇书画痴迷者,曾作《草书纨扇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扇面书法作品,专为扇面所作的《枇杷山鸟图》是其花鸟画的代表作之一。在宋徽宗的引领和推动下,天下丹青名家纷纷投入精力心血于画扇之上,形成了画扇、藏画扇、赏画扇的艺术风潮。


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发展演变的角度来看,扇面创作恰好与绘画的发展趋势同步。从北宋至南宋,中国画正在从全景向微观、从远观向近察,从长卷、立轴向册页、小品,从以大观小到以小见大,从端严、肃穆、恢弘向平和、闲逸、自然转变。小巧的扇面尺幅有限,反而能使作画者更集中精力去体察,以对一草一虫、一瓜一果细致入微的描摹勾勒、设色点染来表现万物生灵的纯真意象,传达内心幽微而深切的情感。


明代之后,折扇自日本传入,起初被边缘化。折扇扇面书画在明朝中后期蔚然成风,盛产折扇的江南一带,名士才子的风度才情都可从折扇书画间窥见一二。“明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皆有大量扇面书画作品流传于世。清代众多画家流派、文人墨客如“清六家”“四僧”“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无不热衷于折扇扇面的创作。近代以来,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刘海粟等名家,也都创作过不少折扇扇面作品。


在扇面上挥毫泼墨时,画家用笔往往更少拘束、更为松弛,而由于尺幅和形态的限制,又须在立意与构图更为精妙。笔简而意丰,乃书画家技艺、修养、当下心境和精神追求集中而即兴的迸发式体现。扇面虽小而气象万千、意蕴无穷,所谓“纳须弥于芥子,容千里以咫尺。”


与折扇扇面艺术同时兴盛的还有其相关工艺,比如不同材质的扇骨、扇面、扇坠、扇匣、扇囊的设计制作,其中涉及木头、竹子、蒲草、棕榈叶、金属、各类天然玉石珠宝的雕刻、丝织品的织造和刺绣、缂丝、镶嵌等传统手工艺。江苏的檀香扇、广东的火画扇、四川的竹丝扇、浙江的绫绢扇被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扇,各有一套精妙绝伦的技艺传承至今。


小小一柄扇子,凝聚了文士、书画家、工艺家、民间手工艺者等无数人的学识、才华、智慧和劳作,成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艺术品。可佩于腰间,可藏于怀袖,可招风遮面,可把玩品赏,可用以抒情遣兴,可作为社交之礼馈赠。难怪折扇不仅在国内风行,在17、18世纪的欧洲还曾是宫廷中最时兴的装饰品与纪念品。


如今,扇子的黄金时代终究一去不返,但它们依然不离不弃地陪伴在我们身侧。古人曾给它们取昵称叫作“凉友”。《清异录》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


占据消暑主场的空调,出风虽强劲却总觉得生硬,不及人手摇出的风温柔体贴。我们不妨在气温不那么高的晨起或晚间,试着关了空调,寻一把扇子来轻摇,体味那种不徐不急、分寸刚刚好的淡远与悠然。若是能为身边人引风招凉,或是将一腔真情倾注笔端书画于扇面上寄给远方惦念之人,那便不曾辜负这个夏日的竹影荷波、蝉鸣雨落,也不曾辜负那从汉唐吹拂摇曳而来的蕴藉风流、方寸情深。



责任编辑:卓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APP
申工社
劳动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