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动物一起过年,是不是很酷?上海动物园有群年轻铲屎官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胡玉荣 发布时间:2025-01-29 17:57

摘要: 一群老家在外地的“铲屎官”们,在异乡坚守在岗位。他们默默照顾着动物园的“宝贝”,在新春佳节带给市民游客更多的欢乐。

大年初一,上海动物园迎来了众多的游客。在欢声笑语中,一群老家在外地的“铲屎官”们,在异乡坚守在岗位。他们默默照顾着动物园的“宝贝”,在新春佳节带给市民游客更多的欢乐。


在孵化室内,来自江苏的郑越负责饲养鸟类的幼鸟。郑越表示,自2019年来到上海动物园,一直在从事这项工作。


“动物不会说话,它们的心情都体现在行为中,所以细致观察是饲养员不可或缺的技能。”郑越说,刚到动物园上班时,饲养的是鹤,大部分鹤体型都不小,野性也不小,常常被丹顶鹤追着跑。丹顶鹤的喙和双腿非常灵活,挡住头还能用腿踹人,头都被它们啄破过。


“目前饲养鸟类的幼鸟,这是个细致的工作,幼鸟相比于成鸟,身体发育不完全,万一感染疾病,不方便用药,因此它们的饲料、对周边环境的清洁要求更高。”郑越坦言,幼鸟的脾气相比成鸟好些,攻击力几乎没有,但警惕性高得多,给它们喂食得轻手轻脚,防止惊吓到它们,“今年除夕晚上,和企鹅一起跨年,是不是很特酷!”他笑着说。


马雅也是江苏人,毕业于剑桥大学,2024年来到上海动物园。


马雅说,去年刚到动物园工作时,正值龙年春节,师傅们用甘蔗、香蕉、胡萝卜、提子和南瓜等食材制作了一条龙的造型,作为龙年主题的丰容展示。“特别是看到大象们兴奋地享用‘龙’年年夜饭,让我感觉和动物们一起过年,也可以像和家人在一起过年一样,温馨十足。因此,今年我在上海过年,也为动物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非常有成就感。”


老家在河北的刘杰,2024年来到上海动物园,目前在两爬馆担任科普讲解员。“起初告知家人留在动物园过年时,他们虽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刘杰表示。


刘杰告诉记者,作为科普讲解员,每次面对游客们好奇的目光和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储备丰富的知识。从动物的进化历程到它们独特的生存技能,从濒危物种的保护现状到每个动物的个体趣事。“尤其是小朋友来参观,他们睁大眼睛,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当我引导他们一起找大鲵阿布和阿丽的藏身地时、介绍大鲵独特的耐饿本领时、给游客参观喂鱼场景时……眼神中满是新奇以及对动物的热爱。那一刻,我深知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上海动物园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动物饲养工作的特殊性,铲屎官们无周末、无寒暑、无节假日。“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坚守,将特别的关爱和陪伴送给动物们,也把更多的快乐带给观众和游客”。


头图为郑越在饲养鸟类的幼鸟。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家门口的野生动物有哪些?科普作家...

还记得西郊公园吗?上海这座公园7...

自然界哪些动物是龙的“原型”?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