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记者从“国谈创新药落地院企交流会”上了解到,上海医疗机构2024年采购国谈药品金额超过100亿元,惠及患者2400多万人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通过谈判方式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国谈药品种已达425个,这些入选药品大多是治疗特重大疾病药品。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去年7月,市医保局等7部门出台《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满足市民多元化保障需求,促进本市医疗机构、生物医药产业和保险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医保部门通过搭建医院与医药企业面对面平台,以介绍创新成果及特点信息的方式开展院企交流,让企业与医疗机构直接面对面沟通,近距离对接,增进了解,推动医保、医疗和医药三方相向而行,形成进院共识。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上海已成为对创新药最友好、入院使用最畅通的城市之一。
上海在加紧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创新药研发时间长、投入资金量大、成果转化不确定性高。企业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应用对于激发企业不断创新,为群众持续提供好药新药,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公司共有3款创新药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津曼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医保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连续四年对企业进行政策、谈判辅导,帮助企业争取更多机会将创新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采取各种方式支持新药品临床应用,这对创新型医药企业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为确保国谈药落地使用,本市医院完善机制,充分利用好医保支持性政策,将最新的谈判新增药品通过医院药事会机制,根据临床需要引进医院。对于未纳入药品供应目录的药品,医院建立了国家谈判药品审批绿色通道,医生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通过医院临时用药申请流程进行审批及采购,保证临床用药需求,做到“应采尽采”。
头图为交流会现场。市医保局提供